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尹志国 贾敬远 来源:科学时报<--科学时报<--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6-22 22:13:59
袁寿其谈大学生如何健康成长

 


 
袁寿其 江苏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农业机械及节水农业装备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的“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合格”和“可靠”的具体诠释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当天,一场以“直面压力、放飞理想”为主题的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江苏大学举行。该校校长袁寿其应邀作了主旨发言。
 
智慧重于知识 心理健康重于生理健康
 
在当今社会,如何看待知识与智慧,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袁寿其认为,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对人的一生来讲,拥有知识与智慧都非常重要,但这两者相比,智慧要更重要一些。袁寿其说,犹太民族被称作是“一个企图揭示自然和人类秘密的哲学家民族”,善于思考宏观的、深层次的问题,喜欢抽象与逻辑是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品质。当有人问他们:“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一定是“智慧”。其原因就是,虽然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但知识本身并不是力量,只有被运用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变成力量。
 
袁寿其借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说:“各种学问并不会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心思的发展,知识的扩展,也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成功的人生就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袁寿其希望大学生不仅要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学以致用”,善于把拥有的知识应用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去,只有把知识变成聪明的智慧,才能把人生绘成精美的画卷。
 
古人曾经说过“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这说明身心健康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相比,后者要更重要。袁寿其引用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话指出:“健全的肉体是健全心灵的产物。”他希望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要加强体育锻炼,练就强壮的体魄,更要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品质,要始终使自己保持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为将来踏上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大学生应该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哪些优良品质?袁寿其认为:大学生应该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学会感恩,这样才能和谐成长。
 
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袁寿其认为,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或侮辱自己。
 
孔子曾经给他的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回的回答是“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孔子对这一回答非常满意。袁寿其说,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自爱,具体讲就是要在行为上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遵守校规校纪,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体现大学生的素质修养,要以比他人更高的境界去塑造完美自身。这种自爱从潜层次上讲就是爱我名誉、爱我身份、爱我人格、爱我年华。把这种自爱引伸到更高层次、更深意义上去认识,就是一种爱我中华、爱我学校、爱我集体的具体表现。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多次指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深刻说明信心对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同样,对于一个人来说,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动力之源。当一个人抱着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挑战时,他就会挖掘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潜能。袁寿其说,古往今来,很多成功人士不仅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更加坚信“信心是成功之父”,从而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事业和卓越的人生。
 
袁寿其希望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有了自信,才能把握机遇。“你永远比你想象的更优秀”袁寿其如是勉励学生。
 
通过引用“人生如屋,坚强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一名句,袁寿其阐述了自强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应体现出一种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顽强意志。具体讲,就是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有“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旷达;在反省自己时,要有敢于正视自己战胜自我的勇气,所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自强’的精辟解释。”袁寿其说。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更加懂得尊重。袁寿其指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将会使你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他希望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感恩”父母、家庭、社会对自己的关爱,并以此进一步激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壮志豪情。
 
战胜困难 驾驭自我 回报社会
 
大学生应怎样才能成就圆满人生?袁寿其认为:只有战胜困难,才能成长;只有驾驭自我,才能成熟;只有回报社会,才能永恒。
 
“真知困而得,峰高无坦途”。困难是人生的伴侣。袁寿其希望大学生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要把战胜困难作为自己的人生历练和财富。
 
袁寿其说,驾驭自我,就是要把握足迹,追求完满人生。具体讲就是要做到:有了成绩时,要学会战胜自满;碰到困难时,要学会战胜挫折;看到别人进步时,要学会战胜自私;缺乏自信时,要学会战胜胆怯……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人生才会丰满而精彩。
 
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孟子云:“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意为爱心使自己、他人和社会充实、幸福、温馨、和谐,也可以进一步引申为“为人处事,是施予,不是取得;是宽容,不是报复;是牺牲,不是自私”。袁寿其希望大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努力用自己的知识和才情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奉献和回报社会中体味人生,享受生活。
 
(尹志国 贾敬远/整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值得人们关注

《科学时报》 (2009-6-23 B4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