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6日,作为第六届海淀文化节基层文化活动之一《海淀镇记忆》图书首发仪式在海淀图书馆举行。首发式上,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副馆长姚光丽对《海淀镇记忆》一书基本情况做了说明,作者代表付建英做了发言。海淀区委宣传部部长李燕来、副部长魏怀中,副区长孙宝启,海淀区前政协主席张宝章出席仪式。
《海淀镇记忆》是一部消失了的海淀古镇的专题文献史料汇编及口述历史的记录。全书由引言、郭云鹏“海淀古镇风貌写实钢笔画”40幅、回忆文章56篇和地图23幅4部分组成,全面记录了已经消亡的海淀古镇。本书作者们出于对古镇的感情,视角十分生活化、细节化,写实性较强,全方位展示了海淀古镇解放前后各色人等生活场景。书里收录的地图最有特色,皇家御道、主要街道、胡同、店铺分布、桥河、寺庙、宅院等均标注得较细致,还收录了从明代北海淀南海淀附近园林水系复原图、到清代中期海淀镇附近皇家园林分布、直至上世纪50年代、1996年、2006年等各个时期的地图。
海淀镇曾是京华西北的一个重镇,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海淀镇记忆》的编纂、出版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文化举措,它通过地图、写实画、口述历史、回忆录、照片等翔实资料,描绘了海淀镇过去的场景与生活,为后人保留下一份珍贵的海淀镇历史风貌与民俗画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老的生活场景已越来越远离我们,文化更加多元化,但对传统的缅怀与认同依然深入人心。抢救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紧迫的问题。因为它能使我们更好地认同与养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并从中找到它的现代价值。
海图馆长赖双平表示,保留、传承历史文化是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海淀区图书馆此次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希望大家继续为海淀的文化发展添砖加瓦,把文化大区海淀建设得越来越好。
为多渠道更好地收集海淀镇史料,从2008年初开始筹划建立“海淀西山文化网站(www.hdxswh.com)协会”开始,海图相关部门就开始了组织编写《海淀镇记忆》一书。海图地方文献部先后组织了50余位曾经长期生活在海淀镇的老人,写下18万字回忆,此外还准备了写实画、照片等共百幅。海图相关人员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扫描编辑和梳理编排工作,对文字进行了反复修改、验校,终将这部书呈现在大家面前。(魏 颖)
《科学时报》 (2009-6-20 A3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