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高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5-6 22:3:44
耐盐小麦新品种亩产逾400公斤
 
本报讯 在中国科学院农办的支持下,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多年选育的耐盐小麦新品系在自治区耐盐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认定,新品系定名为“新冬34号”。
 
2005年~2008年,“新冬34号”参加新疆种子站组织的耐盐小麦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在新疆全区以硫酸盐为主、盐分含量在0.6%~1.0%的盐碱地试点中均表现出较明显的丰产优势和丰产潜力,平均亩产达到403.53公斤,在参试品种中居第一位,比我国干旱区首个耐盐冬小麦品种“新冬26号”增产7.94%。在生产试验中,“新冬34号”平均亩产403.32公斤,产量仍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新冬26号”增产6.89%。此外,该品种还具有抗病抗倒性好、耐盐性好等优点,蛋白质含量16.2%,湿面筋含量33.1%,品质属优质中筋耐盐冬小麦。
 
据了解,土壤盐渍化是新疆粮食生产中的重大障碍。在新疆宜农后备土地中,受盐碱限制的土地占到半数。而目前的耕作、灌溉方式仍存在扩大次生盐渍化的危险。盐渍化治理的常规方式投入大、时间长,效果不一定很显著。发展抗盐育种、推广优良耐盐品种、发展盐土农业,可作为新疆粮食种植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科学时报》 (2009-5-7 A1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