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丹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4-29 1:11:54
严歌苓:中国女作家之路是康同璧铺就的

 
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严歌苓7岁时就离开了学校,12岁时成为部队的舞蹈文艺战士,20岁之前成为一名通讯作家,23岁时成为一名陆军中校,37岁时获得芝加哥哥伦亚比亚艺术学院的文学写作硕士学位。
 
“今天,我想谈谈中国的女性作家,这是一个令我着迷的话题。”她说,“自从康同璧留学回国并组织了‘天足会’后,中国的女性作家诞生了,(20世纪)20年代处于萌芽状态,30年代繁荣兴旺,比如吴青教授的母亲冰心女士,她是女性写作的先锋。而在此之前,女性基本上不允许思考、不允许发出她们的声音。“文化大革命”后,一大批新兴的女作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她们热衷于表达自己,我就是其中一员。”
 
在国外生活了20年后回到祖国,严歌苓为国内年轻女性作家的写作方式感到惊奇,“她们不仅表达她们的思想、需求和欲望,她们表达所有的一切!她们的表达没有限制,在我看来,这条路是康同璧铺就的……一个世纪前后,这是多么大的变化,这是真正令人惊叹的大跃进!”
 
严歌苓听说过许多真实的故事,被故事中的主人翁所感染和激发,并成为她小说的种子。比如,她的小说《第九个寡妇》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土改时,一位年轻的农村寡妇从刑场中背回被执行枪决但未死的公爹,在家中的红薯窖中藏了20年,躲过了一次次的饥馑和政治运动,直到改革开放,公爹被摘下政治帽子……“我听到了这个故事,我把它写出来,我希望人们能够知道这些故事背后的历史,问一问为什么,这就是我的使命。”
 
严歌苓 1958年出生于上海,当代深具影响力的旅美华人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1989年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写作硕士学位。她的小说《天浴》被改编为电影并获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等七项大奖,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最佳影片。
 
《科学时报》 (2009-4-29 A3 关注)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