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王丹红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4-29 1:11:54
杨紫烨:今天的女性有选择权

 
“我的祖母比康同璧晚10年出生,4岁时被母亲缠足,与此同时,她的哥哥却被送到美国上大学,她只有在家里的私塾学习4年,这就是100年前的那个时代。相比之下,今天的女性多么的不同!她们有选择权。”杨紫烨说。
 
在香港长大的过程中,当时的绝大多数女性都呆在家里,但杨紫烨看见母亲一直在工作。“我妈妈从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工作,她走自己的路,成为相当成功的企业拥有者,她告诉我绝不放弃。”20世纪60年代,当杨紫烨还是一个孩子时,母亲经常带着她到香港的难民安置营,看望住在那里的贫困家庭的妇女,她们不得不通过做塑料花、缝纫等手工活贴补家用。“我妈妈会花很多时间与这些妇女交谈,鼓励她们努力多做事情,这样就能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妈妈激励了我……我知道只能通过辛勤的工作,才会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20世纪70年代,杨紫烨在大学的商学院学习了两年之后,申请了美国的艺术学院。
 
在美国旧金山,杨紫烨制作了许多纪录片,关注非正义和亚裔美国人的生存状况,希望能通过影片向美国主流社会反映中国真实的一面。“100多年前,美国还有排华法案,许多中国人不允许成为美国公民。”她执导的《风雨故园》和《中国一二》在中国的港台地区及欧洲获广泛好评和传播,被美国多所大学和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写入教科书和亚裔研究教材。
 
2004年,一个意外的机会让她开始关注中国国内艾滋病的状况。于是,她和丈夫决定到北京生活和工作。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她遇到许多英雄式的女性人物,她们努力推动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帮助许多的艾滋孤儿。“纪录片《颍州的孩子》是在她们的帮助下制作的。”杨紫烨说。
 
谈到时下的经济危机、大学毕业生难找工作时,杨紫烨说:“也许,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应该做的事不是花一年的时间去找到工作,而是到中国的乡下去,志愿用自己的时间帮助和了解他人,了解这些人们的生存状态,这样会学到许多东西。目前有许多这样的非赢利组织,中国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如人们对乙肝的认识、爱滋孤儿的照顾等。”
 
杨紫烨 美籍华裔资深电影人,曾导演和剪辑过多部亚裔美国人的影片。2004年定居北京,致力于“倡爱文化传播项目”(前身即预防艾滋病宣传制作项目)。她执导的《颍州的孩子》获2006年度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
 
《科学时报》 (2009-4-29 A3 关注)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