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建在西部农业县的肿瘤医院,它与食管癌抗争的历史,也典型地折射出中国医改的艰难诉求与探索方向。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一个西部典型的农业县,人口60万,是全国数得上的食管癌高发区,胃癌、肝癌、肺癌、肠癌、乳腺癌这些癌症也不少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成为肿瘤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盐亭县肿瘤医院,一所鲜为人知的县级肿瘤医院,既作食管癌的临床诊治,也作现场防治和社会化预防。38年来,它见证了盐亭与食管癌等肿瘤抗争的历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乔友林曾这样评论:“盐亭肿瘤医院不但可以是农村癌症预防的模式,而且可以是中国穷困人口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模式。”
起源:轰轰烈烈的基层癌症防治
一组被广泛引用的对比数据是:1969年盐亭县食管癌发病率在119/10万左右,死亡率在85/10万左右。经过不懈努力,采取多种形式的社会化防治战略,2000年,食管癌的死亡率下降到67/10万左右。
盐亭县肿瘤医院的成立,源自于上世纪70年代轰轰烈烈的基层癌症防治。当时中央政府提出“一定要根治肿瘤”,在农村癌症高发地区布设了几十个防癌点,并有大城市的癌症专家和流行病学家长期蹲点工作。盐亭县肿瘤医院的前身就是在华西医科大学帮助下建立起来的癌症防治工作点,在盐亭及其周边地区开展普查、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30多年后的今天,西部地区只有河南林县和四川盐亭县硕果仅存。
多年来,盐亭县肿瘤医院开展社会化综合防治食管癌,“首要的关键是提高居民的社会化防癌意识的觉悟程度,由恐癌变为防癌,由被动接受预防变为主动预防,由接受者变为参与者;二是各种防癌措施的社会普及程度,重视防癌措施的社会推广和居民的普遍接受及自觉实施;三是引导居民健康消费观念,把居民由原来的重视癌症‘早诊早治’,扩大到重视癌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更具有防癌的现实意义”。
40年调查资料堆满两层楼
盐亭县肿瘤医院持续开展了以食管癌为主的全肿瘤监测、全死因监测和防癌及村民健康教育。当《科学时报》记者电话拨通盐亭县肿瘤医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陈君泽时,他正在外面调研。他说:“我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以食管癌为主的各种流行病学、病因学人群普查达420万人次,以后在盐亭林山、新农、巨龙、富驿等乡镇进行了10万人的细胞学普查的前瞻性人群预防,2006年又在高灯、林农、五龙三乡镇开展了食管癌早诊早治筛查工作和对照检查,现在已积累了40年达50余万份全死因调查报告和全肿瘤监测等调查资料,都堆了两层楼十几个办公室。”
盐亭县肿瘤医院从1973年起承担60万人群“第一次全国死亡回顾调查”、1990年“第二次全国死亡回顾调查”和2005年“第三次全国死亡回顾调查”,以及盐亭县1969年至1972年60万人群“全死因回顾调查”,每次调查均要抽调基层近100人参加,从资料整理到完成耗时近1年。从1969年开始,40年来每年连续全死因监测资料达25万余份,近全肿瘤监测资料达10万份。每年还要进行肿瘤病人的追踪随访,花费的人力和财力也不少,投入10万元进行防癌宣传,将相关资料发放给居民。
15万人群的肿瘤普查、全盐亭县3次的3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营养因素的调查、社会医学调查、岩参和核黄素盐的人群食管癌前疾病阻断研究试验、中药筛选的人群试验等,这些项目的协调、动员、监督、观察、参与和资料收集工作都需要借助从1972年建立的盐亭县肿瘤防治网。“盐亭县肿瘤防治网由县、区、乡、村四级组成,这四级医院的防保医务人员有550多人。“当然了,我们主要做一些基础工作,有些和上面的大专院校合作”。
2005年,他们“承接了卫生部‘早诊早治’项目,相比而言,及早发现肿瘤、及早治疗,费用少、效果好”。“我们四五个人那段时间几乎每天开着车,拖着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腔镜下去,做上消化道肿瘤的普查,做一个得半个多小时,一天也就能做二三十个人。如果发现异常的,就回院里治疗。因为是国家项目,国家能解决一点资金,加上当地政府合作医疗等优惠政策,老百姓自己的花费不超过1000块。”
“肿瘤发病率哪儿高哪儿低、发病原因是什么,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就比较清楚了,那我们下去作健康教育也更有针对性了。”陈君泽说,“做我们这些流行病学工作,除了能吃苦、有耐心、认真,主要还是单位要支持,因为这项工作只会耗钱,不能挣钱。1984年前靠财政支持,之后就要靠单位自筹自挣。而且我们是事业单位,一半是医院,以医养公共卫生。”
从纷繁的利益格局中抽身
在搞好食管癌科研、预防的同时,承担着肿瘤治疗功能的盐亭县肿瘤医院还不断实行技术革新,改进食管癌手术术式,使手术时间由原来的五六个小时减少到三四个小时,减轻患者痛苦。
在医疗行业备受诟病的今天,如何保证治疗效果好而治疗费用又低?院长王华余说,“主要是医院传统好,面对成千上万的癌症患者,无论老少,医护人员都养成了优秀的职业品格;再一个是采取药品托管、后勤社会化等市场化手段,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
2004年,该医院引入“药品托管”模式,通过竞标,成都一家医药公司取得了统一配制医院用药的资格。药品托管后,医院从纷繁的利益格局中抽出身来,只负责药品的监督和使用,有效避免了大处方,遏止了开单提成,杜绝了药品购销中的商业贿赂行为,药品收入仅占医院总收入的41%。“能够使用国产药材的,决不使用进口药材;能够使用一般药品的决不使用新特药品”,新、特、贵重药品的使用,必须经主治医师以上批准,严格执行药品分级使用原则。对某些药物来说,药价的高低不一定与疗效成正比,有的药因药源珍稀而昂贵,如羚羊角、人参、灵芝,但并不是有特效的治疗性药,关键是对症下药。
农民肿瘤患者的避难所
当“看病贵”成为困扰国人的难题时,盐亭县肿瘤医院尽量减轻患者负担。在盐亭县肿瘤医院,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化疗、基本放疗以及住院费用,一般在1万元左右,而如果是省市级同类医院,这个数字恐怕要高出一两倍。
医院胸外科主任张勇,讲述了为患者降低成本的细节:过去,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后要禁食8天左右,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长达8天不能吃任何东西的滋味可想而知。为解决手术后患者进食的问题,盐亭县肿瘤医院开始像大医院那样用空肠营养管和营养液,但非常贵。2004年,厂家直销一根空肠营养管要200元,厂家直销一袋200毫升营养液要40~80元,如果一天管饲1000毫升,就要200多块钱,患者如何能承受得起?
张勇到四川省肿瘤医院出差,打听到有一种空肠营养管,效果好,一根才8元钱,但人家不卖也不借。“为了患者,我想尽一切办法,硬是弄回这种价廉物美的营养管。”同时,指导患者家属自己熬制营养液,每天只需10元。仅此两项,患者就少花1500元。
“每当一位位患者1年、3年、5年、10年之后来院复查,站在办公室门口招呼我:‘张主任,您好,我是某年某月某日你做的手术,现在恢复得好。’”张勇说,这个时候心里总是甜滋滋的,那种欣慰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盐亭县肿瘤医院接收的病人好多都是穷困的庄稼人,大多从外地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慕名赶来,因此医院被誉为“农民肿瘤患者的避难所”。
张勇说,医院同事绝大多数是农民的孩子,从小目睹病痛带给乡亲的折磨和灾难,多能够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科学时报》 (2009-4-14 A2 每周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