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元周”火起来了,这不是个什么典型的营销案例,而是由一个叫“郁闷昊”的网友在网上率先发起的省钱游戏,没想到一时间竟成为白领时尚。短短时间,该游戏蹿红网络,拥趸者无数,甚至有人挑战将“百元周”变成一种生活的常态。
到底何为“百元周”呢?就是一周5个工作日内,吃喝玩乐的全部花销不超过100元;也有的人干脆将交通费也算入其中,将省钱的游戏玩得更彻底。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百元周”来得恰逢其时,无论是一种现实上的节约还是精神上的自慰,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省钱了
减肥了
所谓“百元周”,从周一到周五5个工作日,全部消费,包括餐饮、交通、娱乐、购物、保健、运动等项目加起来,必须控制在100元之内。当然啦,刷银行卡、公交IC卡等消费金额,也都得记在百元以内。不允许借钱消费,不允许提前筹备物资,但允许别人请客你蹭饭,也可以免费搭便车。
阿呆是最近开始试行“百元周”计划的。
阿呆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很爱花钱的人,但是一周只花100元钱,这实在是有点难以想象的事,不过既然要试行,就得从开头开始节约。
人不过就是衣食住行四大块花钱的地儿。衣呢,因为现在是刚开春,偶尔还倒个春寒啊啥的,身上那件穿了4年的羽绒服似乎有点薄了,冬天穿着稍嫌不够暖,但是这会子穿倒不会显得太热。所以衣上头可以省一些钱了。至于住呢,因为自己有房了,所以根本不用在这上头花钱了。
食和行其实才是日常生活中比较花钱的地方。过去阿呆比较喜欢吃,所以在吃上面花的钱也比较多,比如十几块一斤的草莓,如果突然想吃了,一下子买上两三斤放冰箱里存着吃,也是常有的事,可现在要“百元周”了,自然就不能这样花了,得开始记账了。
早餐,自己煮粥,外加一个馒头或者两根油条,花出一块钱。如果起晚了,就自己做米饭炒菜,花得主要是买菜钱。
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顺带着中国的土地上长的菜也变贵,过去春天的时候一斤油菜是一块五,现在迅速增长到二块钱,西红柿到现在还飘红在3块多钱一斤的高位上不掉下来。利好消息是猪肉开始降价,某些超市一些颜色不甚喜人的前腿肉,居然打出5块多的超低价,真是要羡慕死一衣带水的某邻邦了。可惜阿呆并不是喜欢吃五花肉的人。说不得,只好拼蔬菜和水果啦。
而且阿呆为了省钱,严格控制自己日带钱数量,一天只带20元出门,怕啥,怕在路上看到啥好吃的,口水一流地跑去吃个畅快,那这“百元周”别说百元,只怕200元也撑不住。带钱少,顺便禁着阿呆晚饭也得回家吃,回到家后一般都在8点左右,也没功夫大做,只好再弄点米粥,上点青菜煮鸡蛋啥的,吃完拉倒。
除了吃,这行还算不错,占了北京市公交的“便宜”,上下班虽然路远,但一票到底地铁转轻轨也就两块钱,一天下来,满打满算5元钱打住。加上饭钱饮料钱,估计一天也就花个十几块钱,100元怎么都能够了。
还别说,这一周下来,只花了92元有余,最有趣的是,因为控制饮食得当,居然还减了一斤半,哈哈,算是“百元周”的副产品罢,值得纪念。
当“百元周”
成为习惯
和其他过“百元周”的上班族精打细算过日子不同的是,King并没有刻意计划就轻松地达到了看似不太容易的目标。这一切在King看来,是那么的简单……
标准宅男King的“百元周”可能有两个功臣:工作和习惯。King在某外企工作,上班时间是下午3点至凌晨0点,睡眠时间是每天凌晨2点至上午10点。由于公司提供了可以步行上班的免费员工宿舍以及晚餐,King工作的9个小时里是没有任何开销的。让人羡慕的是,公司的下午茶也是相当丰盛而且免费的,让King在工作的时候也感受到了“小资”的情调。
除了工作和睡眠时间,King能自由支配、可以花钱的时间只剩下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短短5个小时。对于King来说,一天中唯一的开支就是这顿午饭了。可能是5年的国外留学生活养成的习惯,也可能是南方人喜欢吃甜食的原因,King的午饭被各种各样的自制三明治填满了。一杯可乐,两大片全麦面包夹上两片火腿、一个煎鸡蛋、几片生菜,5个工作日的开销轻易就从前一个周日的采购单上看得一清二楚了:一瓶1.5L的百事可乐5.8元足以喝一周,全麦土司3个共15元,火腿一个10.6元,5个鸡蛋3.5元,生菜约5元,再加上水电气平均每月30元左右,5天约需5元。少许的油、盐、佐料差不多5元,这样算下来,食住行加起来才49.9元。
看到隔壁办公桌的Jolin为了雄伟的“百元周”计划又是记账、又是压抑购物的欲望;听到Pucca好容易周一至周四只花了76元,结果周五一顿午饭就和朋友吃了200多元;接到要节省开销、实现“百元周”计划而节食,最终因虚弱而住院的Shy的病假条,King总是很难理解,“‘百元周’虽然能省下一笔钱,可是如果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算计、降低生活的品质去缩减成本、浪费更多的钱去补救身体,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同事们热捧的“百元周”,King总是一笑置之。其实,若是坚持个把月,可能你我很多人咬咬牙、省一省都能度过;可若是要坚持一年半载甚至更久,恐怕就不是一件易事了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花应该花的钱,做应该做的事,这就是King的消费观念。“不为花出去的钱后悔”的习惯让King不会冲动性消费,宅男的生活习惯让他的日常消耗非常的小。King使用的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卡每月包月短信10元,畅听计划6元,每周9点以后给家里打一次时长10分钟的电话2.2元,每周的电话费6元,在没有人情往来的日子里,King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百元周”典范了。
“百元周”
也是一种奢侈
“100元过一周?有点奢侈了吧,50元我就能过一周。”晓宇为此颇为沾沾自喜。
原来,晓宇的老婆在单位和同事讨论“百元周”的时候,一不留神发现自己的老公原来一直是身体力行地“百元周”人。老婆和同事晒了晒晓宇一周的花销:车费一天是5.6元,每日三餐中,晓宇早午两餐都是在单位食堂解决,而食堂的花销由单位另行支付,并不占用晓宇的工资;此外,晚饭晓宇和父母一同吃,也没有额外开支。每月初,晓宇才会干一件奢侈的事情——买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这是20元。除此之外,晓宇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唱K,而且热爱公交系统,加班时打车回家单位还给报销,因此,每周晓宇的花销怎么都不会超过50元。
即便如此,晓宇的生活品质一点也没有降低。“有些人很不习惯也不喜欢用最少的钱过日子,比如有人认为每天都要算计来算计去,好像自己还很抠门。控制不好,挡不住诱惑下了馆子,一次就能花掉两周的钱。最后发现自己生活品质下降了,好心情也变少了。其实,要想用最少的钱过好日子一点也不难。”
晓宇说,比如学习英文,有人会选择购买英语学习杂志或者报纸,但是总体来说,很少有人能彻底把英语杂志报纸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往往将花了十几元购买的英语杂志扔到角落里。其实,互联网就是最好的学习平台,美国白宫官网、BBC官网,还有中英双语的《金融时报》,这些不仅提供了最纯正的英文文章,还有英语视频可以观看,最重要的是不用花钱,在单位午休的时候就可以上去看看。“还有,一些报刊杂志现在都有电子版了,可以免费浏览,比如《南风窗》、《南方周末》等。”这些杂志报刊每周最少能省10元。
在晓宇的衣柜中,也不乏POLO、才子、波司登等品牌服装,但是这些衣服都没有花费太多钱购买,而是在商场打折的时候晓宇购买的。这不,前两天老婆在商场为晓宇选购了两件夹克衫,一共100元;而POLO衬衫是从网上订购,两件还不到100元,一件纯棉的品牌衬衫也才49元。这些衣服,晓宇有的穿了三四年之久。“平均下来,每季度的衣服花销不到200元。”因此,网购和购买打折衣服成为晓宇不失品质又能低花销过日子的重要方式之一。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别把信用卡带在身上。”晓宇说。在晓宇看来,信用卡的积分换物只是银行刺激消费的手段而已,真正能靠积分得到实惠不太容易。相反,只要信用卡带在身上,总会有种钱包还是鼓鼓的错觉,似乎自己没有花多少钱,但是每月算下来划卡消费一定是最大头的开支。“用现金消费感觉就是在花真金实银,把一张张花花的钞票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不仅有成就感还能控制自己不乱花钱。”
周周履行
百元周
小花子刚踏入社会没多久,现在就职一家IT公司干销售助理,月基本工资2500元,在北京属于中低收入人群。北京像小花子这样的也能解决温饱,而且小花子自认为小日子过得还是蛮滋润的。
小花子目前在回龙观跟几个同学合租,房租是450元,加上水电网费每月在住的方面花销500元左右。平时小花子乘坐地铁上班,一月交通费100元以内,手机费在100元上下。吃的方面,小花子每天晚上自己做饭,中午带饭,基本不怎么在外面吃,一个月伙食费300元足够,以上总费用是1000元上下。
以前在学校别说100元过一周,日子寒碜的时候小花子一个月花不到200元。不过社会跟学校根本就是两个世界,按照上面算的账小花子一周的开销在250元左右,但是房租和手机费是集中支出的。在工作日里,小花子每天的交通费是4元(往返地铁),吃饭10元(买菜自己做),如果周六日不出门,小花子每周的开销总计90元。
“百元周”对小花子来说一点都不难,但前提是哪里都不去,这就有点困难了。幸好小花子有记账的习惯,每个月总结下来还是会发现一些额外的开销。比如,小花子一般隔一阵就要出去走走,城里面的公园、郊区的山水都留下了小花子的脚迹,一年还会出一两趟远门。另外小花子偶尔也会买点牌子东西,虽然都在商场打折的时候,但是那些家当购置下来都在500元上下。如果小花子在一个月内购置一身家当再出一趟门就要彻底破产了,幸好小花子还比较有节制,毕竟收入在那儿摆着。
正常情况,小花子每月的平均开销是1500元,按理说能攒下1000元,但是每到月底小花子总感觉自己囊中羞涩,每个月从账本中总会发现一些本不该花的钱花了:比如周末去超市会“贡献”出至少100元;平常出去吃饭至少得花个几十块;小花子还喜欢买一些奇奇怪怪的瓶瓶罐罐在家里摆着,并且数量还在递增,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就是上面提到的出行和购置衣服了,如果赶上这个月需要出份子钱,小花子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回头看看自己每月的账本,小花子总会在月末做检讨,但是一到月初领到工资那会,所有的检讨都抛到脑后,花花世界魅力无限啊!不过小花子今年已经25岁了,该考虑婚姻大事了,花钱也要控制了,并且由老妈直接来掌管,那就是每个月上交1000元。哎,日子没法过了,百元周估计周周都要履行了。
物质上失败
精神上成功
叶子加入“百元周”大战,说是主动行为,不如说是在压力之下的一种有些无奈的尝试。“同事朋友都在说这个‘百元周’,而且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真的能够节省一些钱。”由此,叶子觉得有点压力,大家都尝试着节省,一直花销不打算的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表表态呢?
最关键的是,叶子的爸爸妈妈和婆婆都是挺节省的人,老一辈虽然不会过多干涉叶子的生活,但是也常旁敲侧击地说“不需要的东西就别急着买”、“有了孩子了少上点街,要存点钱”、“你不是总能挣这么多钱的”……叶子花钱大手大脚惯了,家里的积蓄从来没有触过10万元大关。所以,这次,“百元周”这个时髦的游戏,竟然成了叶子的“紧箍咒”,她半推半就地加入了游戏。而且,加入的同时就声明,交通费不能计算在内,放弃开车代价太大。
对于叶子来说,最大的障碍是吃饭,每周的午餐花销即使比较节省也要超过百元,所以,先要从“吃”上下功夫。原来偶尔奢侈的私房菜、茶餐厅、麦当劳肯定是不能去了,茶餐厅一份煲仔饭就要二三十元;现在,只能去吃吃米线、盖浇饭这些便宜货,或者从家里带饭。幸好爸爸妈妈在家做饭,晚饭可以节省一大笔,否则,这笔支出,每天都要将近100元。
穿也是个问题。如果“百元周”只进行一周,那么什么都好说,要想坚持一阵子,那么,买衣服的欲望就必须完全压制,因为叶子每次买衣服都要花好几百元。不过,叶子“投机取巧”地将购衣计划都放在周末,这样不占用5个工作日的开销。
叶子最经常的娱乐开支是看电影,为了“百元周”只能暂时忍忍,幸好眼下没有什么叶子非看不可的片子,否则,看一次电影,买票和爆米花、饮料,怎么也得100元啊,即使是利用周二半价,也要花掉半周的费用。所以,在家看碟和看书是最经济的办法,或者和朋友聊天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只要出门,就很难控制花钱的欲望。所以,朋友教叶子,身上少装钱,信用卡一定别带。叶子每月的信用卡账起码一两千元,不带卡倒真是省钱。但是身上的现金,叶子还是坚持带千元左右,理由是预防一些突发事件的支出。
实行了两周,叶子发现也不是太难,但是却使生活的质量有所下降,所以必不是长久之计;但是,由于参与了“百元周”游戏,叶子却悟到了一些省钱之道,“在不降低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有很多钱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支出,甚至就是白白浪费的,完全可以节省下来。虽然我无法做到一周花100元,但是,我审视了一下我的消费习惯,我想有些地方我会改进,省下的就是赚到的。”
百元
富翁
乐满是一个小公务员,清水衙门不太忙,她有足够的精力改善生活境遇,“百元周”就是她的一次实践。
乐满还在家里“傍老”,和父母一起吃住,所以在生活方面花不了几个钱。于是她的“百元周”几乎都是承担她的杂项开支,例如交通、电话、零食等。尽管如此,对她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按照她的常态生活标准计算,每月3000元的收入就基本上剩不下几个子儿。固定的几项花销是雷打不动,每个月要买两三本时尚杂志,DVD若干,淘宝网购物若干次,商场、超市购物N次,K歌、吃饭、看电影等活动若干次,甚至还有不定期的旅游计划。
但自从接触了“百元计划”,忽然就开了窍一般地,她在博客中甚至写下了 “厌倦往日的酒醉金迷,珍惜眼前一百元的幸福”这样的“醒世恒言”。乐满说:“不是没有挣钱的机会和足够的消费能力,只是突然觉得以前都太不理性了,我应该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在实施“百元周”的5天里,乐满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大家闺秀”,下了班就回家,不参与任何逛街、聚会活动。就算有人请客,也是能不去就不去,拿乐满的话讲就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5天的生活给乐满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自己在家做饭原来是如此有趣。
那是百元周启动后的第三天,乐满早晨上班为了赶时间只好打车,花了18元,于是这一天的开销不得不压缩。中午蹭了人家一份简餐,自己买了点酸奶,还留了一罐晚上享用。晚上到家后,老妈在厨房里烧排骨,格外地香,乐满食欲大发,丢下手里的PSP溜进厨房,竟然有了亲手做一份甜品的念头,她用高压锅煲了点大米、红枣、白果和几颗莲子,放了点冰糖,口味出乎意料地好,爸妈一致夸奖女儿是“小食神”。这让乐满成就感十足,因此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开始越来越浓。
不过,乐满的“百元周”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她已经很节省了,但因为买了两张计划外的CD而超出了几十块钱。但她计划,今后每隔一周她还会再过一次百元周,能省多少钱不是目的,而是要寻找生活中更多的乐趣。乐满感触地说:“以前的日子太没劲了,虽然貌似有很多事情,但却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我们不能为了活着而活着啊!每一次一百元的生活,都应该为自己留下点什么,坚持下去的话,我就成了百元富翁了!”
《科学时报》 (2009-4-11 A3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