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潘家园,我前后淘得阿·托尔斯泰的两种科学幻想小说。这位著名的俄罗斯作家写的科学幻想小说全都有了中译本。
俄罗斯文坛上有两位文坛泰斗都叫托尔斯泰。为了便于区分,人们把《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称为老托尔斯泰。还有一位阿·托尔斯泰(1883—1945)也很有名,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人们很熟悉他的代表作《苦难的历程》三部曲,即《两姊妹》、《一九一八》和《阴暗的早晨》,他就是小托尔斯泰。
我所感兴趣的是,作为一位纯文学作家,小托尔斯泰也涉足过科幻小说的创作,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小托尔斯泰在1918年秋离开祖国,侨居巴黎、柏林。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一部科学幻想小说《阿爱里塔》(1922年)。1923年,小托尔斯泰结束了流亡生活回国后,又写了一部长篇科学幻想小说《加林工程师的双曲线体》。正是这两部作品,奠定了他在科幻文学领域的不朽地位。
《阿爱里塔》的中译本是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8月出版的,译者刘德中。小说描写了工程师罗希和红军战士古谢夫乘火箭飞往火星,以及他们在火星上的遭遇。古谢夫协助火星上的贫苦大众推翻专制统治,结果起义失败了。工程师罗希却爱上了火星统治者的女儿、美丽善良的蓝皮肤火星姑娘阿爱里塔。最后,火星姑娘违抗父命,帮助罗希和古谢夫返回地球。查有关网站,据说苏联梅兹拉庞电影制片厂1924年根据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阿爱里塔:火星女王》,在莫斯科的影院上映,受到观众的热捧,并且在苏联掀起了一股火星热。这是很有意思的史料。
《加林工程师的双曲线体》中译本,书名为《加林的双曲线体》,费明君译,1952年11月由泥土社出版,正文竖排。《加林的双曲线体》这部小说的篇幅比《阿爱里塔》长得多。描写发明家加林制造了类似激光武器的双曲面体,围绕这个威力足以杀人乃至击毁舰船的光学武器,不少国家的间谍闻讯而至,加林本人也想借此称霸世界,各方势力围绕双曲面体展开了激烈较量,演绎了惊心动魄的搏杀。
中译本有一篇较长的“译后记”。不仅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作家的生平和创作,也对《加林的双曲线体》的内容和创作背景进行了一番剖析。“固然,这是幻想的小说,也仍然和作者其他的作品一样,有着一种特征。那是,善于用历史的姿态描绘出过去、现在、未来的人类生活。主人翁加林工程师底空想式的行动,都是依据了科学的基础与可能性而进行的。A·托尔斯泰在他的《我的创作经验》中这样说:‘我什么材料都用,从专门的书籍(物理、天文、化学)到趣言佳语都用的。当写《加林工程师的双曲线体》(老友奥利宁告诉我这样的双曲线体的真实历史;发明这个的工程师于1918年死于西伯利亚)的时候,我不得不去学最新的微分子学的理论。科学院博士拉查列夫给我很多的帮助。……’” “译后记”中的这番话很可说明科学幻想小说创作的特殊性。
《加林的双曲线体》中译本是根据日译本(日本内外社1930年12月初版,译者为广尾猛)转译的,不知道后来是否从俄文原著出过新译本。
《科学时报》 (2009-4-2 B2 科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