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周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3-27 18:22:23
从小型软件公司到中型软件公司
中科汇联:转危为机的蜕变

 
在《说文》中,“中、科、汇、联”有着这样的解释:中,和也,励致中和立业之本;科,程也,格物致知科以成道;汇,器也,汇粹精英合为大器;联,连也,合纵连横联绵不绝。在北京中科汇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游世学的眼里,中科汇联又该做何解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从默默无闻到业界闻名,10年,这其中凝注着中科汇联多少辛勤汗水,无法统计。IT沉浮,大浪淘沙,又有多少软件企业能笑傲江湖?让我们走进中科汇联去探个究竟。
 
人遗弓 人得之
 
这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放下了,才可以重新拿起。
 
成功的创业者的事迹大家看过不少,但很少有人是在最初的项目上一次成功的,多是经历了坎坎坷坷,进行了多次的业务转型。“实际情况总是跟创业最初的主观意愿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调整和转变。”游世学介绍说,“1999年,我们提出要做ASP企业应用服务提供商,也就是现在的SaaS软件服务。当时就是想把网络和服务像卖水一样卖给客户。”
 
如果我们把企业比喻成一枚硬币,那么,得与失就是这枚硬币的两个面。面对企业发展中的一次次选择,企业家们尽管苦苦思索,反复斟酌,但结果就像是纯真的孩子把硬币抛上了天空等待它落下——获得或失去都不是他们所能预测的。每走一步,他们都在得到;每过一天,他们都在失去……难道不是吗?
 
说来很巧合,2001年纳斯达克的崩盘击溃了中科汇联的融资梦;2009年,中科汇联成立10周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是继续前进还是停下脚步?这一切,今天的游世学处理起来,都那么的游刃有余。
 
如今,中科汇联所做的是利用软件帮助客户去提供运营和服务给受众。从直接向客户卖产品到提供软件产品帮助客户服务受众,游世学坦言:“当时的想法太超前了。现在来看依然还是超前的,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还会继续做当年未完成的工作。”
 
放弃是一种量力而行的睿智,也是一种顾全大局的果敢。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中科汇联还会转变,还会放弃,转变不断,放弃不断,这或许就是做生意的基本法则。成立于1999年的中科汇联,最初专注于互联网;2001年调整公司路线,服务于互联网应用方面的内容管理;2005年~2006年,中科汇联再次明确公司定位,将业务专注在内容管理(content)、协同(collaboration)、电子商务(commerce),即“3C”战略。
 
这个重大的战略转变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确保100%增长
 
2008年,中科汇联实现了年初制定的营销和发展的目标,达到了100%的年销售增长,在经济良好的情况下,100%的增长都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更何况是在全球金融风暴肆虐的2008年,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数字,中科汇联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是一个极具潜力且市场庞大的商机。
 
传统建网站的流程是美术和编程混合在一起,美术设计好页面,再做成HTM的网页,然后程序就在网页编写代码,编写代码之后,就开始调试。可是,经过编写代码的页面如果领导不满意美术也无法修改,必须重新去设计。繁复的工作给美术和技术都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他们迫切希望能改变这种局面。“每年60%的域名增长和40%的网站改版,意味着每年20亿元的市场商机。”游世学的自信来自于市场机会,也来自于他们在内容管理领域的优势,“我们发现,美术专心做美术,技术专心做技术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在模板引擎上我们自主研发了一个新的技术,就是纯的HTM的标签技术。拥有了这项技术,美术和技术的工作完全分开,合成完全可视化了。”
 
据了解,模板引擎、模块组件和所见即所得是中科汇联非常先进的技术。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从1.0的版本升级到5.0,每年都有重要的升级,老客户的群体越来越庞大,收入也逐年增加。作为一家在北京、上海、杭州等重要城市都拥有分支机构的全国性软件公司,中科汇联迎来了发展的第10个年头,游世学希望它能从小型的软件公司跨越成中型的软件公司。他表示,“我们也考虑到了今年的整体经济形势,不过100%增长的目标依然不变。只是,营销的时候要下更大的功夫:需要转危为机,分析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合理分配和调整我们的营销和服务,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从而达成我们既定的目标。”
 
十年发展,十年耕耘。中科汇联已经拥有海内外2500多家客户,例如通用电气、索尼爱立信、阿斯利康、日本电通、中国银行、中化集团、中核集团、中国人保财险、中央办公厅、中国海关总署、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气象局等等,未来,他们仍然秉承“中国软件,科技为本,汇粹精英,联结世界”的宗旨,为中高端客户提供“3C”即“Content内容, Collaboration协同, Commerce商务”信息化管理服务。游世学说:“信息管理并不是花几千块钱建设一个网站那么简单,重要的是实现和挖掘信息的价值。中科汇联正不断通过技术研发,引领内容管理行业的技术发展,让其不仅仅是一个系统,更是一个互联网服务的平台产品。我们正在通过努力,让中科汇联在信息管理软件领域一步步树立领导厂商地位。”有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和正确的营销定位,游世学对公司100%的增长丝毫不担心,“从今年算起,我们要在5年内完成从小型软件公司到中型软件公司的过渡,无论是在规模还是销售收入上,都会有一个完美的增长。”
 
逆势而上 加大储备
 
暖气停了,气温升高了,枯萎的树木也渐渐发了新芽,行人们也脱下了厚实的冬装……由于全球经济的衰退,IT行业并没有感受到春意的美好。大幅裁员、缩减开支已经成为大大小小的公司正在经历的环节,甚至很多优秀人才也因公司压缩人力成本而无奈离开。就在一片裁员声中,自称为“小型软件企业”的中科汇联却竖起了“广纳贤良、招聘优才”的大旗,给仍处在寒冬中的IT行业带来了一缕春意。
 
其实,在其他企业纷纷担心人才流失、如何裁员的时候,游世学的担心确实让人惊讶,“人力资源流动有一个正常的范围。进入2009年以后,人员的流动率明显降低了,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促进这种流动。金融危机也是人力成本最低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借此机会,加大公司人才储备,优化现有人才结构,人才结构得到调整将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据游世学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60名,预计到2009年底这个数字将扩充至近200名。如果你是工作经验满两年,本科以上学历并且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足够的爱好;又或者你是才华横溢的本科生,出自名校且学校表现非常好,都可能会成为中科汇联的一员。程序员,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在企业的发展中,除了人的因素,核心的部分莫过于有竞争力的产品了。“一个产品或一个技术是否有竞争力不是看现在是否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而是要看未来2~3年甚至是3~5年是否仍然满足客户需求,并有一些前瞻技术领先的特征。”基于对核心竞争力的精准认识,游世学带领着中科汇联时时走在了行业的前端,“2009年,我们在全球率先推出的一个页面的转码技术,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只用在选项中勾上就可以实现不同编码的发布。也就是说系统动态管理之后,可能同时支持互联网发布,支持手机发布和支持繁体或其他不同编码语言发布。而其他的内容管理系统,则必须是编程人员自己针对该终端再进行单独编程才可能实现。”
 
扎根北京,中科汇联作为一家软件企业做出了好成绩,拥有了约1/6的部委、近1/3北京市委办局的政府客户以及众多的企业客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同时,中科汇联与其他国内厂商一道,成功地防止了国外同类厂商在中国市场的垄断或高市场份额,为中国软件的强大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立足北京,辐射全国,中科汇联正向中型软件企业跨越,沿着公司“3C”信息管理的战略,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中国软件,联结世界,中科汇联从始至终都不放弃国际化的步伐,通过和外企的合作和服务,以及公司的主动出击,游世学希望有朝一日,中科汇联能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软件公司。
 
《科学时报》 (2009-3-28 A2 社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