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巧玲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3-16 21:28:39
航空界有关人士建议:
开放低空空域,建立航空救援体系
 
“目前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严重不足,与灾害和事故频发的国情不相适应;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发展严重滞后,低空空域不开放是主要因素之一。建立航空救援体系和开放低空空域已刻不容缓。”
 
针对我国目前的航空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积极推动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关专家日前提出了建设航空救援体系、组建国家直升机航空救援与探测总队以及加快推进低空空域开放的建议。
 
建设我国航空救援体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航空救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航空应急救援管理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救援装备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队伍等一系列问题。
 
3月12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张洪飙向媒体呼吁:“我国应该建立航空救援体系。”
 
张洪飙说,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航空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是许多国家最普遍采用的有效手段。
 
但我国目前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严重不足,其中又以直升机问题最为严重。目前全世界共有4万余架直升机,其中民用直升机约2.4万架,平均每百万人拥有近4架,而我国2007年底在册的民用直升机只有124架,平均每1200万人才拥有1架,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7;如按国土面积计,我国每10万平方公里1.3架,为西方八国(美、俄、加、澳、英、法、日、德)平均水平的1/50,也仅为巴西的1/7。
 
张洪飙建议,由国家发改委主持制订“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并设立“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发展”和“航空应急救援保障条件建设”两个专项,列入当前拉动内需、促进自主创新的国家财政规划;由有关部门牵头,联合公安部、地震局、交通部、卫生部和军队等部门组建专门的航空救援队伍,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组建国家直升机航空救援与探测总队
 
为满足我国在灾情的救援与探测、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服务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培德建议,应迅速组建中国直升机航空救援与探测总队(以下简称“总队”),利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与信息获取手段,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作为当前形势下高科技推广应用领域扩大内需的一个项目。
 
冯培德介绍,总队将面向灾情的救援与探测、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服务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全国设10个分队,约100个下属站点,140架轻重搭配的直升机,3年时间组建完成。
 
冯培德建议,第一阶段为总队配备的直升机选型应轻重搭配,以国产改型直升机为主,可包括30架直11巡逻侦察型直升机、30架直9指挥救护型直升机、30架直8运输型直升机、30架S-300训练型直升机,同时外购3架俄制米-26重型直升机、3架美制S-64重型多用途直升机和一定数量的M-171高原型直升机。
 
冯培德说,总队是一个面向多种灾害和多个行业的公益性组织,应以政府为主导,按事业单位组建拨付专用经费支持(编制大约1200人,其中直升机驾驶员300人)。购机费用和事业费由国家安排,保证总队的基本运营条件。总队应贯彻“平灾结合”的原则,除完成国家下达的紧急指令性任务外,还要在国民经济相关业务领域努力承担多种运输服务与监测任务,在战时也将成为一支可动员的力量。
 
加快推进低空空域开放
 
空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资源。长期以来,因多种原因我国低空空域不开放,空域资源利用率极低,严重阻碍了航空产业和社会的发展。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总经理孟祥凯和洪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吴方辉同时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低空空域开放的建议。
 
孟祥凯介绍,低空空域一般指不影响运输航空航线的空域,美国规定3000米以下为低空,许多国家认同这一标准,将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同等看待。
 
据测算,如果国家出台系列扶持通用航空发展的政策,未来15年里中国通用飞机需求量有可能突破1.5万架,通用航空产业将成为扩大内需与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孟祥凯介绍说,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开放低空,划分自由而有序的低空飞行区域,满足通用航空之需,适应未来全球第四次交通运输革命——“建立健全小飞机运输系统”需要,促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环境稳定,国家安全体系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开放低空空域的技术条件也已具备。”孟祥凯认为。
 
为了尽快满足抢险救灾、工业勘探和遥测、农业飞播和飞洒、公务和商务飞行、航空体育等方面对通用航空提出的迫切需求,创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孟祥凯和吴方辉建议:由国家空管委主持,组织军、地有关方面着手制订“逐步开放低空空域工作计划”,组织好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应急救援和通航产业需要的现代化空管系统。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航局尽快出台扶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通用航空产业良性发展,推动市场繁荣,将体制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建设国家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服务。
 
《科学时报》 (2009-3-17 A2 国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