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安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3-16 10:52:2
科技美容 颜回青春
细胞生长因子开启基因抗衰老时代
 
去年7月,梁朝伟、刘嘉玲在不丹成婚,举行了花费高达2000万元的豪华婚礼,刘嘉玲在婚前花费20万元打各种美容针以使44岁的容颜焕发青春的光彩。无论是几千元一瓶的面霜,还是几千元一次的肉毒杆菌注射,为了延缓衰老,明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这些巨额投资的美容方法不但治标不治本,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注射肉毒杆菌太多,妮可·基得曼被人嘲笑是“蝙蝠脸”;芮妮·齐薇格每年打脉冲光和肉毒杆菌,也被媒体拍到面部肌肉僵硬。意大利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肉毒杆菌分泌的A型毒素,也就是美容除皱注射剂Botox的主要成分,被注射入皮肤后可能还会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甚至抵达脑干。这一发现使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关注。而美容化妆品安全性缺乏保障的案例远不止此。
 
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富有生机的产业,美容化妆业千年的历史却仍然没有解决抗衰老的问题,更连安全性都无法保证,产业的未来又将会怎样?牵手高科技,美容化妆业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颜回青春的崭新画卷。
 
“女为悦己者容”
 
美容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明星还是平民百姓,自古关于美,都是被追逐和关心的话题。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发明了造酒业,酒除了作为饮料与防病治病之品,同时还发现,人在饮酒后红光满面,于是当时就把酒作为使人变美的媚药。
 
据典籍记载,早在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即出现了“沐”字。《说文解字》注释说:“沐,洗面也。”在距今1000多年前,就有了“香汤沐浴”、“月粉妆梳”的描述。南朝妃子用鸡蛋、丹砂制成“张贵妃面膏”来保护容貌,用此膏敷于面后,可使面白如玉,光泽照人。
 
在秦汉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共列药物365种,其中记载具有美容作用的药物就有几十种,如“冬瓜子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僵蚕能灭黑鼾,令人面色好”。此外,该书还记述生姜、葱白、大枣及芝麻等20多种食物的美容作用。即使在今天很多以纯植物作为噱头的化妆品中,也会使用其中的某些药物,比如白芷就是美白类产品可能会使用到的。
 
自7世纪到12世纪,阿拉伯国家在化妆品生产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其代表是发明了用蒸馏法加工植物花朵,大大提高了香精油的产量和质量。与此同时,我国化妆品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古藉《汉书》中就有画眉、点唇的记载;《齐民要术》中介绍了有丁香芬芳的香粉;我国宋朝韩彦直所著《枯隶》是世界上有关芳香方面较早的专门著作。这是化妆品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大家最熟悉、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化妆品时代,也就是业界常说的“化学美容”时代。伴随着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药学的空前发展,许多新的原料、设备和技术被应用于化妆品生产,如表面活性剂、香料、润护剂、合成色素、防腐剂、防晒剂、美白剂等,尤其是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为化妆品剂型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使人们可以方便地制备出既含润肤油成分又含水分的安全、稳定的乳化膏体。化妆品在这个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专业性的科学技术。“化学美容”时代的来临,让大众认识到了越来越多的功效性化妆品,除了平时保湿、滋润的基础护理,美白、祛痘、除斑、抗皱等成为化妆品竞逐的几大战场。
 
随着化妆品向天然性、安全性、科学性、综合性、实用性方向的发展,天然化妆品的开发在21世纪化妆品工业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添加各类动植物萃取精华的化妆品成为产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诸如从皂角、果酸、木瓜等天然植物或者从动物皮肉和内脏中提取的深海鱼蛋白和激素类(Hormoues)精华素加入化妆品中。
 
尽管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但美容业至今没有进入成熟期,整个行业由于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容化妆品行业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究竟美容化妆品行业会走向何方呢?新的科学技术正在揭示答案。
 
化妆品的未来将是借助生物技术开发的各类仿生化妆品,即采用生物技术制造与人体自身结构相仿并具有高亲和力的生物精华物质并复配到化妆品中,以补充、修复和调整细胞因子来达到抗衰老、修复受损皮肤等功效。这些化妆品以生物工程制剂如神经酰胺(Ceramides)和基因工程制剂如脱氧核糖核酸(DNA)和各类皮肤生长因子(EGF、PDGF、BFGF)的参与为代表,以致使延缓衰老、恢复青春成为可能。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抗衰老成为最大课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美容学、护肤品学带来了全新的概念,为美容学、化妆品学、整形科学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进步,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基础护理,留住青春、延缓衰老成为越来越多爱美之人的要求。美国生物化学与内分泌学专家尼克·德尔加多药学博士说,皮肤是衡量衰老程度的最直接依据。
 
因此,抗衰老化妆品广受欢迎。与此同时,对衰老的恐惧也延续到了更年轻的一代上。于是,各大公司争先推出针对各个年龄层的抗衰老产品,例如雅诗兰黛所推出的Future Perfect就是以那些刚出现皱纹的女性为目标消费群的。Freedonia集团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预计美国抗衰老产品市场年增长率达8.7%,2009年抗衰老产品总值将达307亿美元,据统计,2004年总值为202亿美元。
 
有关专家指出,真皮层胶原蛋白含量的减少是皱纹出现的主因之一。在美容院里,很多产品号称含有胶原蛋白,也有补充胶原蛋白的针剂,或者是将胶原蛋白处理成为注射剂的小分子,然后通过按摩手法帮助皮肤吸收,以此来达到抗皱除皱的目的,但是这些方法取得的效果都是暂时性的,不能解决肌肤的根本问题。即使脉冲光、微波拉皮,或者玻尿酸、肉毒杆菌注射等美容治疗,很多是介入性治疗也难治根本,而且,价格昂贵、风险大、后期维持的时间也是很有限(后附表格)。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令抗衰老化妆品的研究进入了全新的时代。皮肤衰老与自由基有密切关系。基于自由基清除剂或捕获剂或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因此将它们添加到化妆品中,就具有抗衰老的功能。常见的自由基清除剂主要有: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半胱氨酸、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SOD复合酶、金属硫蛋白(MT)等。
 
目前化妆品界热衷于使用SOD抗衰老。SOD一般是经动物血液制得,基本上无致敏及抗原性,对人和动物的各种生理功能无毒副作用。可是SOD本身有难以让皮肤吸收的问题,用纳米技术已经使这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据日前一项新的研究表明:Beta葡聚糖——一种源自燕麦的纤维素,能有效渗透皮肤并舒缓皱纹,从而使得燕麦作为抗衰老、去皱纹的天然工具,成为了许多抗衰老护肤和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之一。这一突破性研究对护肤品市场发展意义深远,因为它融合了目前两个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即抗衰老和天然产品。
 
总结起来,美容化妆品的新科学技术有4个方面: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太空工程技术和天然植物萃取技术。然而最有发展前景的则是生物工程技术类的化妆品。生物工程技术与美容行业的结合,真正解决了皮肤衰老的重大难题。国际权威医学抗衰老护肤品牌——瑞士帕斯婷就主打抗衰老化妆品,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不仅仅满足于基础护肤以及功能性、遮盖类的化妆品开发,而是将目标放在抗衰老护肤品的开发上,使用全新的研究思路,紧扣抗衰老的三大主题元素:细胞激活、细胞再生和细胞修复,从最根本的技术角度解决皮肤衰老的本质问题。可以说,用基因原料做美容化妆品成为研究和行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
 
细胞生长因子
 
开启基因抗衰老时代
 
美容行业有很明显的跟风现象,比如大S一本《美容大王》,就令里面提及的很多产品在香港卖断货,比如契尔氏一号润唇膏,几乎内地人到香港去都要将此产品收入囊中,直到大S抱怨自己都买不到这个产品了;前两年还突然流行了一阵普兰娜,这个只在燕莎设立专柜的国内品牌,此前知名度并不高,但几年前却着实小火了一阵。细胞生长因子类产品的流行并非我们一贯理解的跟风行为。美国化妆品Reluma就是应用PDGF的发烧级产品,从一项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可以看到,在使用ReLuma仅4周后患者就可以得到结果如下:88%的妇女可以看到她们的皮肤总体外观的改善;75%在皮肤纹理光滑方面有改善的体验;70%感觉到皮肤的紧致和弹性度的提高;70%出现细线和微皱纹的减少。
 
这就是为何在高科技与美容业的牵手中,生物工程技术发挥了主导作用,用基因原料做新型美容产品的开发研究也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重要原因。相比以往的各种抗衰老产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化妆品,是通过激活、修复和再生皮肤细胞,修复皮肤组织机能,来从根本上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肌肤本质。
 
科学家利用DNA重组技术将一些蛋白质在真核原核细胞中高效应用,如EGF(表皮生长因子)、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 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TGF-β、白介素、干扰素的高效作用,使得适量补充某些外源性蛋白质成为可能。在林林总总的生物因子中,皮肤生长因子已广泛用于美容行业。国内很多化妆品品牌也纷纷看到化妆品发展的这一趋势。比如碧斯Best Care旗下就有bFGF原液,成纤维细胞是制造胶原蛋白的关键细胞,体外补充bFGF,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收缩毛孔,及时补充水分,回复肌肤的弹性和亮泽。
 
在各种皮肤因子中,EGF的应用最早。EGF即“表皮细胞再生素”,它可以刺激表皮细胞生长,补充人体流失的胶原蛋白,修复受损、断裂的弹性纤维,具有神奇的祛皱、滋润、延缓衰老的作用。EGF是美籍犹太人斯坦利·高根潜心研究38年的结果,他由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含EGF的平皱产品正式在美国上市后,当年就以8.5亿美元的销售额创下化妆品的最高记录,使美国既挑剔又理性的女性一度疯狂。
 
目前在国外,PDGF产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人体创伤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细胞生长因子,能刺激所有细胞的生长和其他细胞生长因子的生成。该产品以其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和促进皮肤血管再生的功能引人关注,已成为细胞生长因子化妆品中的佼佼者。研究证明,PDGF直接刺激成纤维母细胞持续生成的胶原蛋白,比直接涂抹或食用胶原蛋白更能有效延缓皮肤衰老。现在,invitra公司的Reluma、Skinmedica公司的TNS Recovery Complex以及VesPro公司的Regeniskin等以PDGF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抗衰美容产品已成为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医学美容机构的常备用品,极为流行,近期连续高居美国抗衰类畅销化妆品排行榜前列,成为很多白领的首选。能促进皮下血管形成和胶原蛋白的生成,使表皮层和真皮层皮肤组织营养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是PDGF相比EGF最大的特点。
 
台湾著名的施雅分药师指出,“PDGF是一种促进生长的内生性蛋白质,在伤口愈合过程中,PDGF可由多种细胞来释放,而且PDGF分成AA/AB/BB三种具生理活性形式,其中BB型式更能促进纤维母细胞的生长,所以促进与伤口修复有关的细胞化学触觉补强及细胞增殖,加强肉芽组织的形成,促进伤口愈合并缩短愈合时间。”PDGF 也因此可用于美容抗皱,用于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和血管生成。
 
相比EGF在国内外的大量使用,PDGF在国外已经备受推崇,国内市场却还是空白。据记者了解,目前,位于中关村海淀园的北京劲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依托军事医学科学院进行PDGF的研究,目前其产品颜回PDGF活肤素,采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hPDGF),经真空保活无菌冻干处理后封存而成,配以天然活性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成为融合国际最新护肤理念的美容修复产品。经过一段时间不同类型皮肤用户的试用结果显示,该产品可有效阻止皮肤衰老,祛除色斑、平舒皱纹、滋润皮肤,使皮肤变得细腻、光滑、丰满而有弹性。
 
安全是美容化妆品
 
永恒的主题
 
在中国扶优打假投诉网上有一个用户投诉:我于2007年2月开始换用兰芝化妆品,4个月后,发现自己脸上汗毛开始长长、变黑,开始还没在意,过了几天发现越变越多,就开始怀疑是不是产品的问题。在很多家医院和美容院向专家咨询,都说是化妆品里有激素引起的,停了会慢慢退了。后找商场,兰芝经销商给退一半的产品钱,还说我的脸和他们产品无关。我的脸从停了兰芝的产品到现在,一直循环性过敏。吃过好多过敏的药都不行,中药西药都吃过了,药费也花了4000多元,就是控制不了。本来我的皮肤是满好,从来不会对什么过敏的,痘都不会长的。可是现在的脸等于是毁容。今年年初,“兰芝”柔润凝亮修护眼霜细菌超标的新闻再次令这个品牌的化妆品备受争议。
 
影响更大的事件还是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9种SK-Ⅱ进口化妆品中检出了禁用物质铬和钕的消息;同期,迪奥、雅诗兰黛、倩碧等大品牌粉饼全军覆没,均查出铬、钕等物质。据了解,铬为皮肤变态反应原,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钕对眼睛和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皮肤有中度刺激性,吸入还可导致肺栓塞和肝损害。
 
多年前流行的换肤霜,使很多年轻女性的皮肤受到了无法逆转的伤害,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这就是传统的美容化妆行业所称的“化学美容”所存在的弊端。
 
事实上,不少化妆品、护肤品都含有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的化学物质。有消息表明,一位女性如果每天使用12种化妆和护肤品的话,那么她平均要接触175种化学物质。很多女性每天使用的化妆品中含有可以导致癌症、荷尔蒙失调、皮肤炎等问题的物质。
 
现在一些消费者组织要求化妆品、护肤品厂商公开自己的产品的准确成分和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防腐剂成分、泡沫成分、消毒剂成分这三类号称是天然物质,但都并不安全。
 
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parabens),它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如保湿霜和身体乳液等护肤品中。研究人员发现此类防腐剂能导致良性和恶性乳房肿瘤、皮肤发炎。卸妆洁面用品及起泡物品中的泡沫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洁净功能强、起泡力大、价格低廉,但是由于其有过度去脂力,从而会使皮肤越用越干、粗糙、发炎,降低皮肤抵抗力。
 
据悉,现在欧洲不少关于化妆品、护肤品的法规都开始修改,要求这些产品上标明所含成分。一些皮肤容易过敏的消费者还要求厂商标明是否含有导致湿疹和牛皮癣的成分。
 
正在召开的两会中,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如是说:“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安全问题在各行各业都被高度重视起来。安全芯片的诞生,让电脑进入了安全时代,信息安全更一直是IT业界软硬件厂商所始终重视的话题;由三鹿奶粉引发的三聚氰胺事件,更让食品安全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众对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美容行业的安全问题,将如何得到解决呢?天然化妆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而安全性更高、功效更加明显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化妆品成为发展趋势,也是顺应时局的必然。
 
美国Johnson & Johnson属下的Amgen,Inc.,是一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它研发、制造和行销以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之人类基因治疗药品。Amgen目前制造和行销三种人类基因:PDGF、EGF和FGF,其中PDGF的产品销量一直处于首位,是目前唯一通过美国FDA认证的生物工程制剂,因为PDGF本身在健康的人体组织中就存在,不带任何毒性和副作用。美国VesPro公司专门研发出蕴涵丰富PDGF成分的眼霜和润肤霜,已成功上市并取得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中国是全球第八大、亚洲第二大化妆品市场;美容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成为第五大消费。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将达到800亿元,平均年递增12.9%,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之下,诸多知名化妆品品牌依然保持逆势增长。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今天,一个古老的话题演绎出尖端生物科技产品细胞生长因子引领的新一代抗衰产品,牵动的是一个朝阳产业。 
《科学时报》 (2009-3-14 B4 市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