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事业 巾帼不让须眉 |
——三八节大学女校长联谊会侧记 |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联谊会上讲话
3月6日,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北京语言大学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人事司副巡视员谢志敏、赵丹龄,全国妇联前组织部部长马延军以及京津地区大学女校长、女书记近70人汇聚一堂,与北京语言大学的女教师、女学生共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女性占了“半边天”
“我代表教育部向辛勤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各位女同胞致以节日的问候。”大学女校长联谊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为“北语女教授联谊会”的成立揭牌,并发表了讲话。
李卫红表示,在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世界女大学校长论坛组委会举办的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联谊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她说:“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界,女性的身影越来越被凸显,越来越多的女性管理者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且女性领导者的比例正在逐年递增。”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妇女工作。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伊始就作出决定,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并举行各种仪式的纪念、庆祝活动。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大妇女为国家的各项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妇女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妇女自身也实现了新的进步与发展。李卫红强调:“广大妇女不愧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半边天’,不愧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
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女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女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培训、出国学习研修等多种形式,切实抓好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女干部适应各类工作环境的领导水平和能力。在干部交流任职的过程中,大力推荐优秀女干部到地方、直属高校和直属事业单位任职。在干部的选拔和使用上,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条件,把那些有发展潜力、年富力强的优秀女干部放到关键岗位上去,为她们提供充分施展才能、作出贡献的机遇和平台。
李卫红介绍,目前,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中,有59所高校领导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在771名校级领导干部中,女干部有89人,占11.5%。在部机关司局以上干部中,女干部25人,占21.7%。在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女干部20人,占16%。在驻外教育机构干部中,女参赞10人,占37%。
李卫红说,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教育系统的女领导干部巾帼不让须眉,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她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部党组的部署,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同时许多女领导干部还克服了身体、家庭和工作等多方面的困难,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卫红希望广大妇女和各级妇女组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创造新业绩,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促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女性占优势的大学
为女性想得更多
“身为一所女性占优势的大学校长,我感到诚惶诚恐。”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以幽默的开场白开始他的致辞。他说,北京语言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推广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同时面向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等相关专业教育的特色鲜明的大学。在北语教职员工中,半数以上是女员工,北语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与广大女教职员工的无私奉献是密不可分的。女教师积极学习新知识,努力创造新业绩,勇于迎接新挑战,为学校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大学女校长作为教育领域的杰出女性代表,更是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联合国承认的全世界妇女的节日,是劳动妇女创造历史,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见证。3月8日这一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妇女们尽管被不同的国界、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所区分,但在这一天能够同时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
崔希亮说:“今天的联谊会搭建了一个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的良好平台。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交流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经验,分享在高校管理方面的心得,推动各自学校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
总体来讲,在高校中,相对于男教授而言,女教授仍然算是弱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王路江表示:“成立女教授联谊会,就是希望能够给女教授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使大家不管在学术上、情感上还是生活上都能够更好地交流信息;同时通过联谊会,组织全校的女教授更多地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女教授如同妈妈般的责任。”她希望女教授联谊会能够在高等教育领域和高校里面发挥女性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除了组织学校的女教职员工举行联谊会、论坛、讲座等活动外,王路江告诉记者,北京语言大学的女学生占了学生总数的70%左右,由于这种特殊的学校环境,学校专门设立了性别文化研究的课题。为的就是培养女性自立自强的性格,帮助她们自如地适应社会,正确地对待婚姻、家庭、就业等等问题。
在中国,女性挺幸福的
作为一位高等教育的女性管理者,王路江认为,现在的女性已经不再只懂得相夫教子,而且承载了很多的社会责任,她们能够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既能够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同时也能够做一位好母亲、好女儿、好妻子。
目前,从世界高等教育界的情况看,大学女校长越来越多,高校的女领导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路江说:“跟男性相比,女性特有的母性,使其在处理问题时更宽容,更大度,而且女性做事比较细致,考虑问题比较周到,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环境。高校女性领导能够与男性领导形成互补,工作上既有魄力,又很周到。”
“职业女性是很有优势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薛涣白表示,“女性很大的特点就是工作认真、踏实,而且细心、坚韧、能吃苦。有了事业心,有了认真工作的态度,再加上坚韧的意志,就可以帮助女性获得成功,取得成就。”
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很优秀的女性,教育更是女性占绝大多数的一个领域,女性可以发挥自己性格上的优势,能够更有作为。“在我们国家,女性挺幸福的。”薛涣白笑着说。
当然,薛涣白指出,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面临更多更大的压力。女性在事业上要与男性比拼,要作出成就;而且在家里也承担着十分繁重的家务,尤其是中年女性,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相当重。“所以女性要成功的话,要比男性付出更多”。
薛涣白表示,我国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女性,尽管可能还存在一些死角。政府主导、政策上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另外,相关机构也要做一些相应的工作。她说:“最最主要的还是靠女性自己,只有靠自身的奋发努力,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
女学生要自尊自强
刚刚回国、驻外当了多年参赞的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孙玲,天生就有着不服输的个性。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孙玲49岁才拿到博士学位,她说:“当你处于不利地位时,如果要想翻身,只能努力,没别的。”
孙玲认为女学生应该培养自尊自强的精神。她说,女性在生理、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男性。社会赋予女性的责任非常重,女性既要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又要在社会上有自己的地位,很不容易。女性不是没有发展机会,很多女性也都很有潜力,但如果安于现状,或者自己屈服于社会的歧视。自我定位为附属的地位,才华就会被消极的心态所压抑。孙玲强调:“女性一定要培养坚强的心理素质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女大学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比以前更大,找工作、找对象都很难。针对这种现状,孙玲建议,高校可以请一些比较成功的女性多与女大学生沟通交流,也可以组织女大学生多去接触社会,从而使女大学生更积极地面对现实压力。加强心理引导,通过成功女性的案例树立榜样。
孙玲告诉每一位女大学生:“每一次的努力,并不期望能得到多少回报,但是每一次的努力,都会有所回报。”
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还介绍了第四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筹备情况,经过筹备,第四届论坛确定了“大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将于今年9月在我国南京举行。
据悉,“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旨在汇聚世界各国大学女校长的力量,搭建交流合作、分享智慧的国际平台。自2001年以来,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吸引了世界各地数百位女校长的参与。到现在,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更大关注,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科学时报》 (2009-3-10 B3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