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关于熊的传说层出不穷,人对熊的情感更是复杂矛盾。如生活在北美西部的基奥瓦人敬畏它、崇拜它;在欧洲和北美,人们认为熊是可爱的动物;可是日本人却将熊看做是魔鬼。让我们听听—— |
|
熊的传奇故事 |
|

《熊的故事》,[德]贝恩特·布鲁纳著,陆志宙译,新星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定价:20.00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熊的故事》可以看做是一部关于熊的引人入胜的文化史,它阐述了从古至今人与熊之间息息相关的故事,也可以看做是一部关于认识熊的科普读物。作者贝恩特·布鲁纳从文化、历史、艺术、宗教、科学多个视角,让我们全面了解了熊。书中配有许多精美的插图,令人大饱眼福。
人眼中的熊
《熊的故事》于2005年在德国出版,此后在英国、美国、中国台湾等地又相继出版,深受人们喜爱。该书策划人李志卿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原著时,被书中一个个有关熊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住了,她没想到布鲁纳能从方方面面对熊这种人类又爱又惧的动物研究得如此仔细、深刻、透彻。而国内有关熊的书籍很少,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地介绍这种动物的书更是寥寥无几,于是她决定将该书引进出版,让国内读者看到这种将人文历史与科学思想结合的书籍。
《熊的故事》像一本介绍熊的小型百科全书,只不过布鲁纳选择了讲故事这一方式向人们介绍自然界里生活着的熊、活在童话故事里和传说中的熊。一个个轻松幽默的故事带我们走进与熊有关的历史和文献,无数有趣的例子为我们挖掘出了许多人与熊之间各种不同交往的奇闻轶事。例如,布鲁纳讲述了几百年来人类徒劳地驯养熊的过程,解释了作为食肉动物的熊为何成为我们人类神话故事中的重要角色;书中还讲述熊曾经被人类当成猎物的历历在目的情景,18世纪的印度曾非常推崇“刺熊”这一围猎活动,在无情的猎熊时代出现的两个可怕的猎熊者——高加索公爵阿力科察·巴里泽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老猎人艾莉莎维塔·布提纳。布鲁纳让我们知道了玩具熊从何而来,何以风靡全球,深得人们的喜爱。李志卿说,对所有那些着迷于熊的,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该书的译者陆志宙说,这本书给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布鲁纳写这本书引用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献。如,他通过美国人种学家欧文·哈洛维尔在1902年发表的《西半球熊仪式调查报告》一文引出了人对熊抱有矛盾的情感的结论,还引用了1839年亨利希·莱鲍在《儿童自然历史》中分析人们射杀熊的原因的文字。布鲁纳,大学毕业后曾在柏林和西雅图电视台做编辑。他的书《大海怎样回家》颇受好评,另一本著作《水族馆的发明》2003年在美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出版。从《熊的故事》中的一字一句可以看出,布鲁纳查阅了诸多文献、资献,看得出他写此书时持有的严谨的研究态度。
人熊如何共处
在自然界里,人们畏惧真实的熊;在人类世界里,熊变得可爱,小熊维尼、泰迪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人对熊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人与熊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人和这种本来是动物的熊又有什么关系?陆志宙说,《熊的故事》一书总离不开熊和人这两个主角,像一本文化史,布鲁纳在书中阐释着不同历史时期人对熊的不同的情感以及人和动物之间不同的关系。
布鲁纳在《熊的故事》中告诉我们,在达尔文提出猩猩是人类始祖这一说法之前,在神话中、传说中,熊被认为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来生活在俄亥俄河地区以及今天的佐治亚州和亚拉巴马州的切诺基印第安人相信熊是人类的近亲、人熊同源,而在欧洲也流传着人类拥有熊的力量的说法。这时人对熊是一种敬畏的感情。
在19世纪,人们对熊的情感开始变得理性,此时动物心理学这一学科很受欢迎,很多科学家开始研究熊的行为和性格。布鲁纳在书中就罗列出了不同的科学家对熊的研究结果:瑞士人彼得·沙尔特林在著作《动物心灵大全》中指出,熊的理解力强,性格温和;然而著名的“动物之父”阿尔弗雷德·布雷姆却认为熊“令人生厌”,是一种“愚蠢的、毫无灵性的动物”;瑞士自然学者、猎人弗里德里希·楚迪则赞扬熊有“令人愉悦的幽默”,显得诙谐可爱,而对熊的这种看法,无疑与今天喜欢泰迪熊娃娃、小熊维尼的人是持有相同的观点的。
布鲁纳在《熊的故事》中表示,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熊也曾经扮演过今天家中的宠物阿猫阿狗的角色,与人类也曾有过最“亲密的”接触——和人共同生活。瑞典教士欧拉斯·马格努斯在《北方民族历史》中写道:俄罗斯人和立陶宛人训练熊跳舞或培养熊的其他娱乐活动能力。自然科学家乔治·威廉·施泰勒在1733年和1734年的北部大探险中看到,熊成群出没,并进入到人的房屋。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熊曾经也参与动物角斗赛,并且从一千多年前至今还扮演着另一个角色——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者。布鲁纳在书中表示,因为斗熊带来的丰厚的利益,使得从16世纪起英伦群岛已经找不到熊。而直到今天,巴基斯坦依旧有斗熊活动。熊,因为它们蠢蠢的身材、憨憨的神情,总是成为马戏团里的明星。在文化中,熊出现最多的地方是童话和寓言故事中。在其中,它们总是被赋予人类的情感、性格、行为。在玩具市场上,出现了机械熊、马海毛玩具熊、泰迪熊,这些熊娃娃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布鲁纳在《熊的故事》中,从始至终探讨着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本书会发现,熊永远在人的视野里,因为人类世界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熊的地位在不断变化着,从曾经被猎杀,到如今逐渐被人们重视,成为了人们保护的对象之一。陆志宙说,从这本书里看到,人和动物都是生活地球上的平等的生物,动物也有它们的生活状态,人与动物永远是互相依存的。
《科学时报》 (2009-3-5 B3 科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