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杨永涛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2-27 0:6:57
他用背篼“背”娄山
——记熊开元和世外苑度假村

熊开元(左)与遵义飞哥杨昌飞在古城西安。

大娄山怀抱中的世外苑度假村

篝火晚会。

贵州省团委青春遵义行在世外苑度假村。

“世外苑度假村”餐饮楼

山水世外苑

“世外苑度假村”泉水游泳池

会议晚会 

近二十年前的他,可以用“川军”、“背篼”甚至是“棒棒”来称呼,因为个子高,别人又爱戏称他为“熊高汉”,久而久之,他也乐意将这个别号作为自己的另一个响亮“名片”来宣传。他,就是现在拥有面积达70余亩世外苑度假村的“村长”熊开元。
 
背起背篼跑火车
 
1964年,熊开元出生于重庆綦江县的一个普通乡村,和大多数同时代的农村孩子一样,打十二三岁起,他就随同弟兄姊妹在家边“革命”边干农活学大寨,直到18岁那年才正式读完初中,带着自己以及父辈美好的梦想进入高中。熊开元的父亲是一个石匠,因为没有文化吃过不少苦头,所以将家里出大学生的希望寄托于读书还比较好的熊开元。但很可惜,1985年高中毕业时,幸运之神没有垂青熊开元,让他带着遗憾成为了落榜大军中的一员。没有复读的退路,熊开元只好暂时在邻乡的扶欢中学代课,以高中生的学识带着一班初中生。虽然他辛勤付出,但每月也只有39元的工资,而且还因为名额的限制,这一份工钱还不够吃饭的工作也在一年后失去了。
 
命运总是逼迫不愿坐以待毙的人另寻出路,而对于熊开元来说,当时确实没有寻到太好的出路。他记得很清楚,那是1986年7月8日,他在家中自留地摘了一背篼的李子和蕃茄,登上了开往遵义的列车。这是趟慢车,沿途历经松坎、桐梓等20余个车站,在当日傍晚到达遵义。从此,熊开元与这座伟大的城市结下了将会是一辈子的深情厚缘。作为重庆人,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到去重庆却直接来遵义?熊开元后来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那就是一个“怕”字——他当时二十一二岁了,脚上竟然还没有穿过皮鞋,自然的,对于重庆这样大的城市是十分怕的,心底下就生成了一种敬而远之的情绪。及至有了后来在遵义的发展,熊开元也会不经意间感谢起当时的这种怕来。
 
卖了那一背篼的李子和蕃茄的钱,够熊开元吃几天稀饭和面条,稀饭喝薄了脸皮,面条胀开了胃——有时一顿能干掉一斤干面条!他不好意思就这样回到家乡去,由好心的亲朋介绍,他在当时遵义市百货公司新建的的群力商场找到了一份拉板车的工作。晴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冰,这份仅有80元钱月工资的工作,熊开元一干就是两年半。由此,这把还没有显现出光芒的“宝剑”贴了上一张“川军”的“标签”,谈及这张“标签”,熊开元脸上没有丝毫尴尬,有的只是对生活万般磨练的感叹。
 
川军生活中最值得熊开元欣慰的,就是被商场一个黄姓经理所赏识。肯干、老实,这是当时他的外表和干活中留给大家的深刻印象,这种在大多数时候为人们所需要的中国传统劳动者的美德,促使那位黄经理将他介绍到自己爱人所在单位开的酒厂去干采购。
 
那是1989年前后,是全民皆言商的火热日子。熊开元在那间酒厂干了一段时间,每天的工作就是出差到外地进打包带、高粱和买谷糠之类的原辅料,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他全当是一种跑腿的活儿在做。这期间,熊开元在经济上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却淘到了人生路上第一桶金——别人见他踏实、聪明,给他介绍了一门亲事,过了一年,他才东拼西凑加上仅有的一点积蓄,用900元钱便将这位温柔贤惠的妻子接进门,身边算是有了一个嘘寒问暖的贴心人。
 
好景不长,因那间酒厂是属于事业单位自办的企业,在当时清理整顿的大环境下,生意开始一蹶不振。犹如来之掌,将熊开元重新打回了川军的原形,他只得又开始另寻谋生之路。
 
好在这时的熊开元已经有了一定的阅历,不再认命当一辈子川军。
 
然而,命运仍在继续考验着这位重庆汉子,接着就让他迷茫了好几个月。事物的规律总是会让细心的人观察到。在这段时间,熊开元逐渐发现遵义的猪肉卖3元多一斤,而老家赶水的才2.4元一斤。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他连忙赶回家去同母亲商量,准备将家里用来过年的肥猪卖了,一半留归母亲做家中一年的肥料钱、弟弟读书的学费等重大事项用,一半就打算当做自己做生意的本钱。母亲是苦也苦够了、累也累够了,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里也希望他能拿这些“小钱”去找到“大钱”,便毫不犹豫地点了头。宰杀之后,熊开元把肉背到遵义找到了一个肉贩。老实人遇到奸商难免不吃亏,熊开元遇到的这位肉贩不但奸,而且还带骗,在他一番付钱——要回钱重数——再把钱还给熊开元的把戏之后,满心高兴的熊开元回家再数时的钞票整整少了200元!
 
那一天,熊开元的心痛了好久,那一晚,熊开元彻夜难眠。他“小钱找大钱”的计划就此暂时搁浅,放下了高中生的架子和面子,再次背上了背篼。
 
刚开始时,他主要是从遵义背一些棒棒糖、白杨洞出的谗嘴瓜子,有时也会偷偷捎上一两条香烟,然后搭火车到老家赶水去卖,然后将赶水那边的毛竹笋、菜秧、春芽、猪腿、猪蹄子、猪大肠、猪肝等背回遵义来卖,来回都不放空。这样一背又是两年多,他的足迹遍布綦江和邻县的好多乡镇的小摊小点。由于当时的火车经常晚点,下车后没了汽车,他常会背着50多公斤的货物摸黑走4个多小时才赶到目的地,途中,他在一个小餐馆,用一瓶啤酒为自己庆祝了28岁的生日。
 
时间永不会停止,一晃已经走到了1992年。这时熊开元已经有了四五千元的积蓄,他从客户口中得知重庆解放碑八一路的小食品比遵义便宜,便开始试着去那里倒些小食品来遵义。那时市场也算旺盛,背回来的东西不愁卖不出去,熊开元于是将积蓄全部取出,加大进货量,并开始改乘汽车班车。当他觉得自己正在逐步向万元户迈进的时候,生活再一次折磨了他一下——在重庆回遵义的超载的班车上,鼓上蚤石迁的传人爬上车顶划开篷布,偷走了熟睡中的“熊小贩”12件价值近6000元的口香糖。醒来的他欲哭,可是无泪。
 
如果熊开元倒下了,这篇文章也可以就此打住,但他没有,他重新振奋精神折回赶水,凭着良好的口碑借贷到2万元钱,开始租用遵义汽车运输公司的老解放汽车,将生意重新拉上路。那时遵义火车站旁边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条叫好吃街的副食批发场所,他就在一个偏僻的旮旯租了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小屋,仓库、门面、家,三位一体,装着货物,还装着老婆和孩子。小屋白天打开是门面,晚上将货物收拾好,全家三口就睡在货物顶上,熊开元永远记得当时3岁大的儿子时不时就会站起来摸着天花板问一句:“爸爸,我们家怎么住恁个高哟?”然后他就和老婆抱着孩子呵呵笑起来。虽然清苦些,熊小贩好歹也算是升级了,成了一个有门面的“老板”。
 
1998年遵义市区外环路改造后,熊开元看到了新的发展势头,带头搬进了新修的坪丰大型批发市场,凭着坚忍干劲和智慧,他扩充货物品种,拓宽新老销路,生意越来越——用一个流行词—火。这时的熊老板名副其实,但是亲切地喊他熊高汉的人还是要多些,因为他全不拿老板架子,从来都是背篼本色。
 
进入2000年以后,买方市场日渐显现,副食批发的生意也不太好做了,而当时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一些朋友来邀约熊高汉加入,但没有成行,他后来自己总结是因为“胆小、钱少”。这时,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一个叫诺玛特的跨国大型超市在遵义盛大招商,熊高汉和同行们按其要求各交了1.5万元进场费,勉强地将自己的货物送进去。世上本没有一帆风顺的路,走的人再多也不行。这个所谓的大型超市昙花一现,没到一年就偃旗息鼓了,熊高汉和同行们仿佛被这只外国来的“狼”狠咬了一口,自此陷入了追账要钱的沉重日子,他甚至还成了讨债小组的召集人之一。无奈,瘦死的骆驼还没有马大,最后的结果是,遵义市274个供货商为这个后来烟消云散的“超级大超市”拱手送掉的货款近2000万元。
 
这件事虽然使熊高汉损失了20多万元资金,但也促使他外出去散了一下心。在旅游了好些地方后,他对遵义的旅游发展开始有了思考,由此引发了他开发遵义旅游资源的兴趣。
 
花香自有贵客到
 
许多人都有第二故乡,遵义的山山水水重新滋润了熊开元这个川军,因此他对这个第二故乡的浓情厚谊甚至超过了家乡。在做生意的同时,他就在观察着遵义的发展,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遵义游“留不住人”,哪怕有那么多的胜景,游客游览一完毕,当天就会一笑而过地离开。能不能想点办法留住他们?熊开元这样问自己。于是他颇当回事地先后到北京长城、秦皇岛、山海关、沈阳、西双版纳、云南石林、大理、丽江、泸姑湖女儿国、扬州、太湖、上海、宁波、杭州、长江三峡、成都、都江堰、娥眉山、北海、珠海、广州、深圳等地去细心参观学习,回来后又到仁怀、习水、赤水、务川以及市区周边的牛蹄、巷口、新蒲、沙滩、董公寺、海龙囤、大板水等地考察比对。
 
比对出来的结论是:亮石河畔有几十亩多年冲积形成的卵石河滩,庄稼无法种,但有山有水有风景,是个搞旅游开发的好地方。
 
“水源清洁、环境优美、意义深远。”熊高汉总结了三个最初吸引自己到此地来的因素。他虽然肩上还有背篼的印痕,自知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对于红色圣地的魅力还是能充分感受到的,因为亮石河距那个红色圣地仅有7公里路程,而那个红色圣地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娄山关”。
 
熊高汉到来之前,亮石河畔不过是一个杂乱的荒滩,人在其中根本不能爽快地走上几步路,连站在边上都怕鞋子被陷进去拔不出来。然而,熊高汉自然有他的独到眼光,在心中写好了计划书,就能看到闲杂人等所看不到的度假村蓝图。他随即将自己的想法定位为“疏通河流、绿化河滩、美化自然、服务红色旅游”,在向市、区领导汇报后,得到充分肯定和表态支持。
 
其实熊开元第一次和当地农民打交道是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当时给他拉货的汽车侧翻到路边的水沟后,得到了当地老乡的热情帮助,所以他心中装满了感激。在度假村修建过程中,他从紧张的建设资金中抽出一部分来,为当地疏通了水沟、修好了水渠,甚至花费数万元为他们建好了饮水池和机耕道,惠及当地父老乡亲。有德如此,孰能无感?
 
这位历来实事实干的投资者没有向政府提条件,甚至在连“水、电、路”三通的基本条件也没有具备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农民工背篼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的干劲儿。先是请来水利专家规划亮石河治理,然后于2006年3月开始修堤筑坝、平整场地。在这荒滩河地上,经过一年多的日夜奋战,修建起了一批具有黔北风格的小青瓦、三合院、吊足楼式的房屋,以及游泳池、钓鱼塘等,世外苑度假村初具规模。2007年7月22日,应该记入该度假村的村史,因为这一天,在遵义市和汇川区有关部门领导、众多亲朋好友的庆贺声中,世外苑度假村隆重开业。
 
开业这天,熊老板向大家散发的名片上印的是:世外苑度假村·熊开元·村长。假如熊村长百忙之向你介绍苑中的硬件,你尽可耐心一听:“世外苑度假村位于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娄山关南麓,210国道2109公里旁,距遵义市区仅30多分钟车程,距遵崇高速公路5出口仅9分钟车程,是遵义市第一家拥有天然泉水泳池的度假村。它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是避暑、度假、同学聚会及各种大中型会议的理想境地。村内设施较为齐全,能同时容纳近300人就餐,近100人左右住宿,建有游泳池、钓鱼塘、儿童乐园、桃花园、种植园、题名石林、篮球场、棋牌室、50~100人会议室等,可开展登山、拔河、羽毛球、乒乓球、秋千、跷跷板,或大型露天演出、篝火晚会、烧烤全猪全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话语间虽无过多的修饰,却足可让人感受到村内盛情邀请的气氛。
 
这样的环境,难以不受到青睐。开业一年多来,世外苑度假村先后接待了2007娄山关国际旅游登山节、全国党报党刊主编团会、贵州省团委青春遵义行、西部地区图书馆工作者联谊会、南方电网半年工作总结会、遵义敬华公司年会、马可波罗瓷砖业务训练营等大中型会议和活动若干次。暑天的酷热,使这里也成了重庆“候鸟”们休憩的胜地,他们携家带口,少则几天长则一月余,躲避酷暑,清凉心境,在娄山关上高诵“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世外苑度假村中尽享温馨和浪漫。“房间满了也有常客打电话下订单加床。”熊村长高兴地介绍着爆满的场景。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度假村内已经植有了各种果树、常绿树、观赏树等近万株,熊村长正在带领手下悉心培育它们,为的是让你一进入度假村就能吸入清新的河风、步入天然的氧吧。住下来总要吃吧!别急,熊村长自然少不了用“久不老嫩鱼”、“芋儿焖土鸡”、“夏果爆石鸡”、“黔北黑山鸡”等等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好手艺来招待你。读至此,你说,你不觉得不去小住一下世外苑,去领略一下洗心、洗肺、洗胃再加洗眼的风情,外加见见这位背篼村长,岂不是一种大大的遗憾?
 
背出娄山的精神
 
从一个背篼“化蛹”成拥有面积达70余亩地的度假村的村长,熊开元走过了22年的艰辛路程,他有过因写作文收不住笔而想当作家的梦,也有过因生意中赚钱赔本而喜悦悲伤的深刻记忆,但更多的是他人生长路上的拼搏精神。他也更加钦佩那些有毅力的人,所以当遵义“飞哥”杨昌飞的纵横中国横线之行开跑时,“铁杆粉线”熊开元拿出珍藏多年的茅台酒为他饯行,并在后续活动中一直关注和关心飞哥,甚至中途专程远赴古城西安去为他加油鼓劲。至于那些为雪灾、地震捐款、捐资办学等等,熊开元更是当做他回报社会应尽的义务。
 
对如今的事业成果,熊开元早已当做是自己新长征路的开始,除了真诚待人以外,他还告诫自己要多加强本身和度假村的文化内涵,他心里还定下了带领返乡农民工共同致富的新计划。熊开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力量毕竟有限,大娄山脉太大了,一个人是玩不转的,他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到娄山关,一起将这条“大龙”玩得朝气蓬勃!眼下,他正热切盼望着在度假村附近新开一个高速公路出口的计划能早日实现,那样,自己的事业和娄山关的旅游发展必将会有更多的机遇。
 
熊村长穿着打扮真的纯朴,熊村长言谈举止真的实在,他有一句话我们听后难以忘怀:“我用背篼‘背’来了世外苑度假村,我更愿用我的背篼,将娄山的雄壮和清新、遵义的盛情和妩媚‘背’出大山去,让四海领略!”
 
有这样大的背篼么?我想,如果有,那一定得建个陈列馆将它展示出来,因为,它代表的是愚公一样的不懈精神,以及熊开元这样的千千万万人民大众的勤劳和智慧。
 
让我们也能够有机会背上这样的“背篼”,为农民工熊开元和他的世外苑度假村祝福喝彩。
 
《科学时报》 (2009-2-27 B4 文化长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