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田勘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2-25 22:45:29
科学来源于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摇身便成法力无边的魔法师,体会科学魔术的魅力。
让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小魔术


 
“做中学”丛书,[美]贾尼斯·范克里夫著,林文鹏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近日,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做中学”丛书,分为《有趣的地理科学实验》、《有趣的生物科学实验》、《有趣的物理科学实验》、《有趣的化学科学实验》四本书。每本书都设计了101个小实验帮小读者解开科学的奥秘。每个实验都配有图画和文字,既有操作步骤,又讲解实验的结果,揭晓其中蕴藏的科学道理。
 
该书责编石婧说,这套书的原著是上世纪90年代在国外出版的,但一直畅销至今。这套引进版丛书强调的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习的重要性,与2001年由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了中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的主旨——“主要针对少年儿童,通过科学小实验,培养少年儿童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不谋而合。于是从这一系列的10本原著中挑选出了4本与我国的课程结合比较密切的书,出版了中文版。
 
在孩子们的眼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就像一个个小魔术,如在水面下依然保持干燥的小纸团、加过盐后的冰更凉、拉伸后的橡皮筋会变热等,往常他们看到这些现象时,可能会立即向老师或父母寻找答案。在“做中学”这套丛书中,作者贾尼斯·范克里夫在每本书中都针对这一学科设计出了101个基础实验。孩子们会发现这些实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范克里夫让每个作实验的孩子自己变成了魔术师,让他们体验其中乐趣,并知其因果。每个实验包括“你将知道”、“准备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简明扼要的“实验揭秘”这5个部分。
 
书中的这些科学知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为了降低作实验的难度,为了保持青少年作科学实验的热情,范克里夫设计实验的材料也煞费苦心,书中每个实验中涉及的材料几乎都是在家里便能轻易找到的,如此孩子们轻轻松松地便能成为一位科学“魔术师”。如书中有关镜子反射影响的实验中,只需要一面小镜子、一支铅笔、一张纸和四本书;在测试固体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实验中,只需要准备一个塑料杯和一根皮筋即可。范克里夫还用一只气球、一根日光灯管和一块抹布这三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设计了一个解释日光灯管如何发亮的实验;他用一只180毫升以上的纸杯和一支铅笔,就设计了实验解释小溪汇成大河的原理。书中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如此,操作时你会发现所有所需的物品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经过范克里夫的手,就变成了一个解释科学的实验品。
 
此外,书中每一个实验既有详细的步骤介绍,还有形象的演示图。据石婧介绍说,书中所有的实验几乎都是作者亲自操作过的,以确保这些实验是安全有益的。
 
在每一个实验中,范克里夫都写下自己亲自操作过后产生的实验结果。石婧评价说,实验结果有利于指引少年朋友进一步探究。对那些能正确地完成实验操作的孩子,实验结果能提供实时的正面强化效果,使他们备受鼓舞,提高学习积极性。而对没能取得预期实验结果的孩子而言,可以仔细检查每一步骤,让孩子们自己检查出出错的环节,并重新作一次,从而加深印象。
 
这本书另一个特别之处是“实验揭秘” ,简单明了地给每个实验结果以科学的解释。这就是让每个孩子变成真正的科学“魔术师”,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如自己会剥壳的蛋的实验中,范克里夫给出这种通俗易懂的解释:“醋的化学名称是醋酸。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与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就会使蛋壳消失,并产生二氧化碳气泡”;在钟摆实验中,他用伽利略如何发现摆的运动规律的故事解释了钟摆实验的结果。
 
石婧说,本书适合8~15岁的青少年阅读。在大人的协助下,年龄小一些的孩子也可以完成书中的实验。稍大的孩子则可以按照书中的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孩子们通过这套书,稍稍动动手,就能发现这些妙趣横生、看似简单的小实验所带来的出人意料的结果,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也可以如此有意思,让孩子们知道学中有乐趣、玩中有学习。如此,在作实验的过程中,既能收获动手的乐趣,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科学的熏陶。此外,这书套还是家长和老师的好帮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作书中的小实验,分享快乐,成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得力伙伴,而对老师而言,它可能更像一套优秀的参考书,补充老师的科学常识。
 
《科学时报》 (2009-2-26 B3 科学 文化)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