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孔爱民 甘雨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2-28 23:25:31
南昌大学近三年承担的重大攻关和招标项目及典型项目

 
1.LED照明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半导体照明高亮度功率白光二极管芯片开发及产业化”招标项目。“年产4亿粒照明用大功率LED芯片”国家发改委项目2009年获批,项目总投资13322万元,由江西省昌大光电有限公司与南昌大学教育部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以江风益教授为首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团队共同实施完成。“半导体照明高亮度功率白光二极管芯片开发及产业化”招标项目获得了2004年度电子发展基金“半导体照明高亮度功率白光二极管芯片开发及产业化”招标项目支持,于2008年4月29日通过项目验收。
 
2.“水污染控制及水质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但对其水动力的研究非常匮乏,数值模型模拟更少。开展鄱阳湖水动力过程研究(湖流、增减水、定振波、波浪等),对鄱阳湖水质模拟、泥沙动移,湖岸侵蚀和堆积等进行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此项目通过对鄱阳湖水污染控制及水质保护的人文控制因子的研究,建立水环境模型,引进、集成和开发适用于鄱阳湖区域点源和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该项目由南昌大学教授周文斌担任主要负责人,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拨款570万元。
 
3.珍珠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属于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由南昌大学、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等12家技术优势单位承担,首席专家为南昌大学教授洪一江,项目总经费1560万元。项目对制约我国珍珠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构建现代化珍珠养殖产业体系。
 
4.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该项目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之一。南昌大学承担的子课题名为“赣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其主要目标是对赣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确定赣江流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提出赣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方案。课题负责人为南昌大学教授周文斌和黄云,第一阶段课题经费163万元。
 
5.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研究项目。该项目是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经费480万元。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鄱阳湖水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研究”课题由南昌大学教授周文斌主持,旨在通过对鄱阳湖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人文控制因子的研究,结合德方水文与水环境模型,提出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的一个整体性管理及保护策略。
 
6.2008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研究重大招标课题项目群。(1)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项目。该项目由南昌大学教授周文斌主持,资助经费30万元。(2)国内外湖区开发利用比较研究项目。该项目由南昌大学教授傅春主持,资助经费30万元。
 
7.2007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项目群。(1)江西发展现代服务业问题研究项目。该项目由南昌大学教授郑克强主持,资助经费4万元。项目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有助于推进江西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该项目由南昌大学教授黄新建主持,资助经费4万元。项目得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影响力、综合集聚指数和联系强度指数等指标,为政府区域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8.现代农业技术领域“863”项目群。项目群由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教育部创新团队承担。(1)“具有高黏附、拮抗和抗炎症能力的双歧杆菌的高效筛选和功能基因的定位研究”课题获资助109万元,由南昌大学教授魏华主持。(2)“重要真菌毒素免疫化学发光、抗体芯片及免疫亲和柱快速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课题获资助70万元,由南昌大学教授许扬主持。(3)“中链脂肪酸—维生素C复方纳米脂质体的动态超高压”课题获资助50万元,由南昌大学教授刘成梅主持。(4)“黑灵芝活性多糖分离及构效关系技术体系研究”课题获资助45万元,由南昌大学教授谢明勇主持。(5)“薏苡仁油纳米脂质体、纳米微乳制备技术及靶向药代动力”课题获资助45万元,由南昌大学教授熊华主持。
 
9.电动汽车动力模块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利用自行研制开发的电动汽车动力模块建设成为我国生产电动汽车动力模块的产业基地,该项目与江西昌河汽车股份公司联合研制出了电动汽车,已列为江西省重大战略产品项目,并与南昌市共同获批了“863”计划项目。项目由南昌大学教授黄菊花主持,获得科技研究开发经费100万元。项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江西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10.大型构件水下焊接机器人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该项目为由南昌大学与九江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高新技术项目,已通过科技部审批,成为江西船舶企业参与地方政府“科技—人才—项目—院校(所)对接”工程中的首个国家“863”计划项目。项目由南昌大学教授张华主持,总经费300万元。该项目的立项将填补我国水下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的一项空白。
 
11.“江西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示范研究”项目。该项目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系列课题。项目立足国情和江西省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在示范县推广应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和长效机制,提高示范县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缓解农村地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该课题由南昌大学教授高国兰担任主要负责人,已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拨款380万元,省科技配套经费200万元。
 
12.“极端气候条件下疾病发生规律及诊断防治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项目首席负责人为南昌大学教授程晓曙,科技部下拨科技专项经费939万元。该项目以特殊气候条件下各种疾患特有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为基础,筛选并确立一组与国人主要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着重探讨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寻找其主要诊断、治疗和防治技术与措施。
 
13.“血清标志物组的适配子组筛选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其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项目。该项目为国家“863”计划项目,由南昌大学教授张焜和主持,项目经费307万元。该项目将采用一项新的组合化学技术,以早期肝癌为研究模型,建立一项诊断恶性肿瘤的高新技术,实现一次性快速检测肿瘤病人血液中的各种肿瘤标志物。研究成功后,只要抽取病人少量血液,就能一次性地检测多达数十种的肝癌标志物。该项目是国家“863”计划实施20多年来,江西省医疗系统首次作为主持单位获准的“863”计划项目。
 
14.“乡镇卫生院药物配置与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该项目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科技综合示范及相应产品开发”系列课题,该课题负责人为南昌大学教授易敬林,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拨款355万元。项目采取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与集成示范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为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提供科技支撑。
 
15.“抗肿瘤药物O-苄基羟基脲类衍生物的研究”项目。该项目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为南昌大学教授麦曦,资助经费150万元。项目从改善HU生物利用度及靶向性出发,以HU为先导化合物,在HU的羟基上引入小的脂溶性基团取代苄基,使其形成醚化的前药,然后在N3位引入2-脱氧-葡萄糖及氨基酸酯,改善其与肿瘤细胞的亲和力和细胞毒性,以求得到高效低毒的全新结构的系列衍生物,通过对系列衍生物进行药效学研究,药代特性和安全性评价,筛选出抗肿瘤活性更强、毒性更小的全新结构药物。
 
(本版图片均由孔爱民、甘雨提供)
 
《科学时报》 (2009-12-29 A3 专题)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