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之后希望进入大学深造。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通过各种途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大学之间的无缝对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制定二者间的学分转换模式。澳大利亚职业技术和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学院与大学之间建立了灵活的学分转换体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从而构建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大学的无缝对接机制。
□王建梁 张业琴
实施学分转换的动因
首先,尽管高职教育和大学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和目标,但21世纪以来,二者的办学模式逐渐趋同。TAFE院校开始设置某些大学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思辨能力;大学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教育和大学的这种趋同为跨部门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环境,有助于TAFE院校和大学在共同的目标和互助的基础上协商学分转换计划。
其次,现代企业越来越要求员工拥有全面的职业技术技能和较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TAFE学院和大学的单一培养模式无法同时满足企业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大量高职毕业生急需提高理论水平以符合新的职业需求,而最具时间效益和成本效益的手段就是学分转换计划。
再次,在终身学习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渴望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在这种情形下,传统的大学入学渠道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而学分转换计划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灵活的学习途径和更多的学习机会,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更为牢固的基础。
最后,经济费用的节省和效率的提高是政府促进TAFE学院与大学建立学分转换制度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为这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很大收益。对政府和社会来说,学分转换计划认可了学生先前的学习,学生不必进行重复学习,从而提高了校舍、师资、经费等资源的使用效率。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学分转换计划则允许学生用相对较少的时间和学费完成学业。
学分转换的实施途径
学分转换计划最初仅在部分院校实施。1995年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AQF)建立,使得TAFE学院的课程、文凭和学分在全国范围得到认可,为TAFE院校向大学的学分转换的实现提供了权威性的保障条件。2003年各TAFE院校和大学又分别建立了学分转换案例库和学分数据库。
TAFE学院到大学的无缝对接,可通过学分转换计划和先前学习认可两种方式获得学分,从而在大学免修相应学分。其中,实现学分转换计划包括三个途径:个人的或不系统的学分转换计划、系统的学分转换计划和衔接计划。个人的或非系统的学分转换计划适用于单个的学分转换申请;系统的学分转换计划是标准的学分转换方式,适用于所有完成特定课程的学生;衔接计划是将学分融入课程设计中的一种衔接途径,包括连续的双学位、嵌套的学位、带有职业技术教育元素的大学学位课程。
三大途径中,系统的学分转换计划是无缝对接机制的重点。由于它的连贯性和确定性更强,因而学生可以事先确定要学习的学位课程。并且相对于个人的或非系统的学分转换计划,系统的学分转换计划更加规范,所需的资源也更少,从而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学分转换计划的阻碍及可能的解决措施
虽然澳大利亚TAFE与大学间的学分转换模式日趋成熟,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其一是管理问题。TAFE院校和大学在管理上的差异阻碍了学分转换的实施和发展,特别是对跨院校的学位授予的管理。另外,联邦和州政府对对TAFE院校和大学在拨款和政策管理上的不同,影响了对跨部门注册和学分转换的资金的管理。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加强跨部门的沟通和合作,解决有关学分转换方面的基金和管理的阻碍;第二,设立专门的组织和专职人员,常年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第三,政府和院校选择合适的人员组织领导学分转换计划的实施,宏观、系统地把握学分转换计划的实施。
其二是课程与资格设计的差异。TAFE院校和大学在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效果评定上的一致性是实施学分转换计划的前提条件,因此,TAFE院校和大学的沟通和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TAFE学院和大学的教育目的不同, 二者在课程设计、学习成绩的评估上有显著的区别。其中一些差异可能导致的误解可以通过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来弥补,而另一些差异则成为学分转换计划实施的阻碍。另外,行业和专业认证的需求也限制了课程设计和学分认可的灵活性。针对这些问题,应在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 内明确实施学分转换计划应修的和将要修的学分和课程,在职业课程与学位课程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要更多地采用系统的学分转换计划,避免课程与资格的不连贯。
其三是资源的缺乏。学分转换计划可以减少教育经费的重复投入,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是成本节省带来的好处是体现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单从学校层面上考虑,不仅需要建立新的管理机构和设置相关人员,还需要资金支持学生在学分转换过程中的沟通渠道以处理课程的改变和管理的问题。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费。另外,跨部门委员会也需大量资金来维持学分转换计划的相关工作。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可设立一系列专项资金以激励大学将更多的学生纳入学分转换计划;确立更加有计划性的安排以帮助高职和大学实施学分转换计划,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其四是各部门实施学分转换计划所使用的术语不一致。尽管已经有公共的、国家的指导方针提供了一些定义,但是TAFE院校和大学所使用的学分转换的术语并不相同,并且相关的政策文件也没有持续正确地使用同一术语。对此,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MCEETYA)可与TAFE院校和大学合作,协商适用一致的定义和术语,并在相关的政策文件中说明。
其五是TAFE院校和大学都存在着某些反对学分转换的意见。一方面,一些TAFE院校认为学分转换计划会危及到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资格的关注,或者使人们忽视了职业技术教育本身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一些大学也担心学分转换计划会有损学校的声望。对此,MCEETYA应该通过更深入的工作来调查学分转换计划的政策、实践及其成果,消除分歧,加强TAFE院校和大学之间的合作、沟通与联系。
《科学时报》 (2009-12-22 B3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