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蔡夏梦 丁姗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2-14 21:51:26
近年美国华人文学一瞥
 
戴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古典与东方研究系终身教授,比较文化学者,著名旅美作家。他一直专注于黑格尔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后对小说创作产生浓厚兴趣,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著有《牛皮303》、《夜幕降临曼哈顿》等长、中篇小说。
 
11月24日,戴舫在苏州大学文学院作了一场题为《殊姿与致命伤——近年美国华人文学一瞥》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近年来美国华人文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
 
海外华人文学的历史和现状
 
戴舫对海外华人作家的定义是指生长在中国,文化心理在中国形成,然后在海外从事创作活动的作家。不包括“黄皮白心”的“香蕉型”的作家——虽然是华人后裔,但是不会说中文,对中国文化也不了解,只用英文、法文写作。在海外华人文学中,美国的华人文学占主要地位,欧洲的华人文学影响很小,其他地区几乎没有海外华人文学。
 
据戴舫介绍,海外华人文学滥觞很早,其文学现象大概是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留学潮流开始,到70年代最盛,知名作家有聂华苓、白先勇等。这些台湾的华人作家常常以留学生活为题材,有留学指南的作用。该阶段的海外华人文学的特征是追求文学本身的价值。以聂华苓为例,她的作品吸取了当时西方先锋派的写法,有着很强的实验性风格。
 
来自大陆的海外作家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出国的。主要创作题材是来自大陆的出国人员如何在西方生活,融入西方社会的种种经历。与80年代出现在中国大陆的文学作品相比,大陆海外华人的作品总体质量不高。
 
总体来看,来自台湾的海外作家的作品可称之为留学生文学或叫新华人文学,其文学作品只能体现作者在西方生活过,难以体现中西两种文化的积淀、比较和碰撞。相比之下,许多来自大陆的海外作家的作品更能体现中西文学传统之间碰撞,体现作者对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和学习,以及践行先锋主义的精神。
 
无论是来自大陆还是台湾,海外作家似乎对中国传统小说的优势都不重视,这是一大失误和缺憾。
 
海外华人的创作态度
 
据戴舫介绍,当前海外华人创作存在着三类态度。
 
第一类创作态度即为所谓的“控诉文学”、“灾难文学”,作者在中国有不少故事,也有向世界言说中国的欲望,但不少作品却是故意迎合西方人对中国的负面理解。他们希望以作品的文学性得到西方人的承认,效果却并不乐观。在戴舫看来,将文学和政治紧密联系并不鲜见,但这不是伟大作品出现的捷径,而是20世纪相当一部分海外著名作家出名挣钱的捷径。
 
第二类创作态度主要是抒写某一群体特殊的人生见闻,生活在西方的中国人的生活经验是这类海外华人作家的主要对象。因为中国人渴望了解西方,作者就会有一种解说世界的冲动,但这也使得作品的影响局限于一种文化交流而非文学交流。代表作品如《北京人在纽约》、《陪读夫人》等。
 
第三类创作态度是表达一部分人(边缘人)的生活经验。海外华人本身就是边缘人——在中国被认为是外国人,在外国被认为是中国人。戴舫认为,作者刻画自己特殊的生存状态,反而能更好地达到文学目的。
 
海外华人文学的内在劣势
 
在戴舫看来, “海外华人文学”意味着作者必须是海外华人。目前学界没有把国内作家在国外的写作,或者以海外生活为题材的作品称为海外华人文学,却有把海外华人文学作家在国内的创作称为海外华人文学的,比如戴舫自己的《牛皮303》就是出国前在复旦写的,被认为是海外文学作品。
 
读者对海外华人文学较为普遍的期待是其题材的特殊性,华人在海外的生活本身就包含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读者在关注这些融合和冲突的同时还有一种猎奇心,这代表了读者对世界的了解欲望。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对海外文学还有更高一点的期待,比如:作者能够学贯中西,作品能够体现两种文化的异同和两种教育各自的优势;作者能得利于西方的现代化,成熟的公民社会、开放的文化和政治环境等,从而获得最大的创作自由;作者能够从多样性、多角度的观点看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密度,对事物的复杂性有一定的欣赏和理解;作者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共同滋养,能够站在人类思考的前沿观察人生、人际关系、人性、社会,并以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作者能融合中西方文学形式,在文学表达力和多样性上有所斩获。
 
虽然这是大家对海外华人文学更高的期待,但从整体而言,海外华人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很少,这也是戴舫对海外华人文学的现状感觉失望的原因。
 
在戴舫看来,写作技巧的训练在美国的大学已经形成产业化的规模,因此,技巧不应成为评价文学创作高低的唯一标准。一个优秀作家能脱颖而出,根本的内在动力是其哲思的深密性,以及对生活、人生、人性解读的深度和广度。以文学为手段,创造人性,刻画人际间的根本关系,描述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同样也是西方人对文学的主流解读。海外华人文学想要再进一步,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蔡夏梦 丁姗/整理)
 
《科学时报》 (2009-12-15 B4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