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满足你的好奇心、解开有趣的奥秘,简明易懂的“机敏问答”丛书可能会给出你很多问题的答案。正如美国新泽西州希尔斯代尔市帕斯卡克谷中学的物理老师P·埃里克·甘德森在“机敏问答”系列丛书《物理》一书中表示:“无论您是连续地阅读这本书,还是简单地浏览几页,书中的问题和答案都会帮助你用物理学的方法对世界进行思考。”



“机敏问答”系列丛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本报记者 杨新美
美国版“十万个为什么”
近日,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推出了“机敏问答”系列丛书,包括《数学》、《太空》、《物理》、《历史》、《地理》、《科学》和《解剖》7本书。这是一套科普读物,采取问答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科学知识、历史知识,文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丛书责编谭燕说,大概两年前,她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了“机敏问答”原版书——来自美国Visible Ink出版公司的金牌畅销书Handy Answer Books系列,就被书中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深深吸引了,问答的形式更是让她当即联想到了儿时曾爱不释手、家喻户晓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要将知识以有趣、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读者接受,无疑“机敏问答”丛书是不二之选。随后,谭燕立即与原版书的出版商联系并取得中文版版权。
从Visible Ink出版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了解到,迄今为止,这套系列丛书已经出版了近20本,而此次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只从中挑选了7本书进行翻译出版。丛书责编之一刘红焰说,原版丛书中《政治》、《宗教》等书的内容与我国国情不符,于是摒弃了那些书,而科普知识是没有国界的,因此选择了7部较为中立的、纯普及知识的读物。但对7本原著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美国本土倾向,而与我国国情不符的地方,出版方也作了相应的改动。如美国人对恐龙抱有狂热的喜爱,因此在《动物》一书中恐龙的篇幅比较大,在引进时则对其作了适当的调整。
刘红焰说,入选“机敏问答”系列的7本书,深受美国读者欢迎,多为再版书,有的甚至是美国中小学生的辅助教材,这套丛书可以作为一些学科的资料、科学知识的普及读物或是休闲读物。如系列丛书中《解剖》一书内含1200个问题以及100多幅精美的插图和表格,将人体各个部分的结构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通俗易懂的语言解开了众多人体之谜。该书内容贴近生活,将烦琐复杂的解剖学术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读起来妙趣横生。
此次引进的《科学》是原著The Handy Science Answer Book一书的第三版。书中精选了从人体的内部活动原理到外层空间、从数学和计算机到飞机、火车和汽车等许多趣味横生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话题。《科学》的主译者郎淑华说,这套书可以看做一部百科科普读物,语言生动活泼,问题有趣,它能帮助人们用科学的观念去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
谭燕说,丛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都令人意想不到,但符合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叙述方式活泼、新颖,把一个个深奥的知识变成一个个故事,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喜欢它,掌握它。
追踪前沿动态的百科全书
“与‘十万个为什么’相比,‘机敏问答’所涉及的知识面更广、角度更新颖。”谭燕评价说。如《科学》一书并没有局限于纯科学,而是关注那些通过普及性、受大众喜欢的程度、研究过程中耗时性或是独特性而使人特别关注的问题。如电影特技中使用的玻璃是如何制成的,众所周知的“芝麻开门”与芝麻种子有什么关系,驾驶速度如何影响汽油的行驶里数等。再如,《历史》一书不仅仅讲述了人类历史长河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概况、主要事件、人物,还对宗教、战争与冲突、政府与政治、法律与著名审判、经济与商业、政治与社会运动、天灾人祸、医药与疾病、哲学、科学与发明、文化与娱乐等方面并作以简洁而生动的讲解,使读者从整体上把握人类在数万年的历史中经历的重要事件。
“‘机敏问答’丛书能持续十多年追踪各学科发展足迹,并将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和写作手法表现出来,并且这套书讲述的科学事件要比‘十万个为什么’更为深刻。”刘红焰说。
第三版的《科学》则是很典型的例子,该书的内容来自于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科学技术部长年所收集读者提的问题。1902年,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成为美国首个独立的科学技术部的大型公共图书馆。此后科学技术部一直耐心地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每年回答的问题有6万余个,如土拨鼠在土拨鼠日预报天气的准确率只有28%,覆盖南极洲的冰层最厚处深达15700英尺。该书的编著者、匹兹堡卡耐基图书馆科学技术部主任詹姆斯·E.博比克挑选了人们询问最频繁、最有趣、最新鲜独特的自然和科技知识方面的问题,按照物理、地球、气候和天气、矿物、能源、植物、健康和医学、工具和武器、建筑与桥梁、交通工具、通讯、基础科学等分类进行解答。在新版中,詹姆斯·E.博比克和内奥米·E.巴拉班编辑又增添了近400个新问题。而《物理》也是如此,它不仅提出并解释了关于物理学和物理学家的825个基本问题,其包括了从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到亚原子微粒等物理学领域的最新探索,还介绍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斯蒂芬·霍金等物理学家提出的卓越的、超乎寻常的理论,并用一系列与诺贝尔奖相关的问题为读者展现出一些著名物理学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从引进‘机敏问答’丛书发现,西方国家出版人对前沿科学的关注要比我国出版人的眼力老道得多。”刘红焰说,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出版商对科学的高度关注,使他们的选题和内容都更好,总能紧跟前沿科研,并能用通俗简明的语言阐释,出版各种优秀的作品。倘若我国能如国外出版人那样捕捉、跟踪科学的前沿,并向大众普及传播,也能真正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科学时报》 (2009-12-10 B2 科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