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昔日走西口 今日凤还巢 |
河北涿州“能人”回乡创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
□本报记者 高长安
通讯员 王检波 王印
“昔日走西口,今日凤还巢。”在河北省涿州市,一批几年前从农村来到城市赚钱的能人,靠智慧和拼搏掘到第一桶金后,纷纷带着资金和项目回乡,在农村广阔的市场空间,带领父老乡亲们一起致富。 涿州市松林店镇祝村农民高志军,在涿州城里靠经营通讯器材起家,目前已经发展成在涿州城内拥有6家大专场、固定资产达几千万元的鑫红宇商贸有限公司。去年3月份,他投资1000万元,在他的家乡祝村,建起了现代化生猪养殖场。高志军说,农村市场的空间正呈现出巨大潜力,这是个机遇。对带动乡亲们致富是个机遇,对于自己的发展同样是机遇。把这些资金和项目放到家乡,使这个项目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致富。
目前,高志军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在村里发展起了50多家养猪专业户。为养猪户提供种猪、饲料、防疫、收购成猪等,拉近了养猪户与市场的距离,加快了养猪户致富步伐。到今年10月,高志军养殖场已出栏生猪1800余头,实现利润30多万元。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市场的空间正呈现出巨大潜力,农民也正急需资金和项目带动致富,涿州市一批在外地经商、务工期间增长了才干、掌握了一定实用技术的农村实用人才瞄准时机,纷纷回乡创业。
涿州市因势利导,通过规范这些返乡“能人”的创业登记、干部联系、联户帮带等管理制度,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返乡“能人”兴办的有特色并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涿州市实行优惠政策,在耕地及水电等方面优先考虑照顾。
涿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局有关人士认为,这些在城里赚了钱的农民,实现了资金积累,他们带着感情、带着资金、带着项目、带着经验回乡创业,满足了农民急需资金和项目来带动和扶植致富的心愿,赢得了农民的热情,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会使这些能人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目前,在涿州市,像高志军这样在城里“挖金”后又投身家乡创业的“能人”每年都在增加。涿州市林屯乡南三店农民史士坡靠建筑起家,在北京拥有了资产超千万的建筑公司。他了解到家乡豆腐丝加工业因一家一户生产销售不畅、效益低下的情况后,投资在家乡建起了绿人豆腐丝生产公司,解决了家乡200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对豆腐丝产品注册商标,使家乡生产的豆腐丝走进北京大超市。
回乡创业已经成为涿州越来越多的在外能人的选择。他们回乡后通过创办企业、当农产品经纪人、开办销售店等方式,既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又解决了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科学时报》 (2009-12-7 B3 地方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