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章建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23 22:37:48
美国大学的考试与招生(一)
——访美国大学理事会克里斯托弗·拉哲罗博士

 
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不会根据其中单独的某个指标来作决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的学术水平、认知能力、进取心、主动性也都很看重。
 
日前,清华大学等5所高校推出“五校联考”,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接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全国76所高校开始自主选拔特长生、保送生……大学招生新政策相继出台,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教育部考试中心章建石博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就美国招生考试的情况,采访了学生、家长、教师、专家和高校管理者等相关人员。我报将陆续刊登访谈内容,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大学招生改革有所启示。
 
本期的采访对象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克里斯托弗·拉哲罗博士。美国大学理事会是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组织,提供标准化考试、入学政策、学生资助、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等各方面的研究,每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和招生的政策。
 
□章建石
 
“大学录取并不是靠某个指标来决定”
 
章建石:在学生向大学提供的全部入学申请材料中,您认为那些材料非常重要?最重要的又是什么?您觉得,在根本上,大学究竟在考查学生什么知识、技能或其他方面的素质,以进行录取?
 
拉哲罗:申请大学的材料包括学生所学课程学分(GPA)、推荐信、所修课程类别和水平(是否是荣誉课程)、个人陈述、标准化考试的成绩(SAT或ACT)、高级选修课程(AP)或国际学士学位(IB)课程的成绩、班级排名、课外活动、面试等,其中有些是必须提交的。通过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招生人员进行评价,而不是单独看其中的某一份材料。
 
如果要说哪一个最重要,我会选择GPA。GPA是一个长期连续的结果,用它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很合适。而在标准化的考试中,尽管学生可以参加几次,但学生完全可能由于一些特别的原因而表现不佳。显然,根据学生一次或几次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是不可靠的。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是不会根据其中单独的某个指标来作决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的学术水平、认知能力、进取心、主动性都很重要。
 
我想强调的是,如果学生提交的某个申请材料特别突出的话,大学是会给予特别的考虑。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几个学生的申请材料处于同样的水平,那么,如果有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话,他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即使某个学生的SAT成绩一般,但如果老师的推荐信中写道:“这是我10年来遇到的最好的学生之一。”那么,这封推荐信就有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招生人员如果遇到这类特别的申请者,一般会和申请者进行一次面谈来确认。对于拥有特殊才能的申请者,大学还会有特殊招生的办法,各个大学的比例不一样。
 
章建石:去年,ETS宣布从今年7月份考试,在GRE考试中将增加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测试。美国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非认知能力能够较好地预测学业表现。你觉得非认知能力包括哪些重要的内容?既然很重要,那为什么SAT等大学入学考试没有重视这方面的考查?
 
拉哲罗:根据我的教学经历来看,学生的自信心、领导能力、主动性、价值观等是非常重要的,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非常密切,应当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这些非认知能力可以体现在大学的入学申请材料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学生提供多种申请材料的一个原因。标准化考试成绩表现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其他申请材料能够展现非认知能力。大学的招生人员会对非认知能力进行鉴别。但是,SAT这样的标准化考试难以加入这方面的测试,否则,就不是标准化的测试了。这绝不是说非认知能力不重要,ETS正在研究非认知能力的测试方法,我们的研究部门也有这方面的研究。以后应当会增加这方面的测试,但是否标准化,这是一个挑战。
 
章建石:在美国,是不是很多高中都很重视AP课程,AP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一些高校在录取过程中会参考AP课程成绩,但如果有些高中没有能力开设AP课程,学生没有机会学习,那他们在申请大学时就处于劣势,就会造成入学机会不公的现象,学生、家长和大学能够容忍这种不公吗?
 
拉哲罗:很多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在招生的时候会注重学生是否学过AP课程。AP课程向大学表明了学生的能力。现在,全美大概有30%的大学生学习过AP课程。但是AP课程、IB课程和其他一些荣誉课程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条件开设的。大学理事会在设计AP考试的要求时,就说明了学生可以不参加AP课程的学习,就可以报名参加考试,通过的话同样可以得到认可。因为有的学生能够自学,特别是那些没有机会接触AP课程的学生。我们必须保证参加考试的机会是均等的。
 
到目前为止,AP课程并没有成为申请大学所必须提交的材料,这是考虑到学生接触AP课程的机会不一样。
 
提交了AP课程,也并一定有优势。因为招生人员在评判学生的申请材料时,除了看AP课程的数量和等级外,还会看学生所毕业的高中是否开设了AP课程。假设有两所高中,一所开设了5门AP课程,它的一名毕业生通过了3门;另一所高中没有开设AP课程,但它的一名学生通过自学或其他方式通过了1门,则后一个学生会得到优先考虑,因为招生人员考查的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的潜力。
 
“过度依赖标准化考试不合适”
 
章建石:在中国,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的成绩是决定能否升学的主要依据。但从各国的经验来看,标准化考试的作用是有限的。关于标准化考试结果的使用,大学理事会有没有提出一些原则或具体的规定?
 
拉哲罗:我了解一些中国的情况,中国很早就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是我们的老师。问题是,过度依赖标准化考试是不合适的,这是你们的传统,但需要变革。
 
大学理事会曾经制定了标准化考试的指导方针,说明标准化考试的性质、使用范围、发挥的作用等,这对标准化考试的利益相关者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的研究表明,标准化考试的分数是公平、可靠的,它能够预测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学习成就,所以我们建议大学在招生的时候可以参考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来作出公平、适当的招生决策。我们也强调,标准化考试提供的信息只是一个方面,在招生过程中,大学应当结合学生其他方面的信息来筛选,包括申请者的学习档案、高级课程的成绩、受教育者的经历、受教育的机会等。对于如何正确地使用标准化考试,我们还要求标准化考试的提供者制定具体的使用原则,并要对大学的专业招生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对于大学,我们要求,学生标准化考试成绩上的少量差距,不应当成为拒绝合格申请者的理由。大学有责任了解、支持并执行这些指导方针,并且定期审查招生政策中关于标准化考试的规定,确保招生政策符合我们的指导方针。
 
《科学时报》 (2009-11-24 B3 国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