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洁尉 潘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5 22:34:51
绿叶情操 细根精神 木棉风采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80周年巡礼之六

共青团中央授予华南植物园“青年文明号”称号。 

□本报记者 李洁尉 潘锋
 
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总会有自己的“惯性”、自己的特色。这种惯性和特色,升华到精神层面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文化。华南植物园正是在不平凡的80 个春秋中形成了自己的创新文化——绿叶情操、细根精神、木棉风采。
 
在华南植物园的日子里,科学家们告诉记者,华南植物园的这种文化源远流长,既博大精深又质朴明晰。
 
“绿叶情操“寓意辛勤劳作,无私奉献,富有献身精神;为培育和扶持栋梁之材,甘当“人梯”,乐当陪衬、配角、助手,不追名逐利,不狂妄自大。“细根精神”意指默默无闻,忘我工作,不好高骛远,不哗众取宠;迎难而上,锲而不舍,齐心协力,团结拼搏;植根于土壤之中,坚持不懈,开拓进取。“木棉风采”则是志存高远,信念坚定,争先绽放;在逆境中无所畏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群体美和内在美。绿叶情操、细根精神、木棉风采是华南植物园80年聚积的文化底蕴的生动概括。
 
华南植物园的老职工还说,绿叶情操、细根精神、木棉风采体现了中国科学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院风的精髓,也是华南植物园“严谨治学、艰苦创业、以人为本、民主办所、以德兴所”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扬。绿叶情操、细根精神、木棉风采是几代华南植物园人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光荣群体得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国民经济建设作贡献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品格。这种精神品格是华南植物园人的“魂”,它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不断鼓舞和激励着华南植物园人为祖国的植物科学研究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为避免珍贵的植物标本毁于战火,华南植物园的老一辈科学家们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多处,转移、保护标本。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华南植物园展览区及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之时,同样是老一辈植物科学家日夜辛劳,挥汗如雨,绿化荒丘,改变被严重破坏的生态……
 
陈焕镛教授在抗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辗转为国家保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植物标本。华南植物园的留美博士郭俊彦教授在新中国刚一成立,便想方设法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于1955年与钱学森等知名学者一起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回到祖国。老一辈科学家们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报国之心,始终激励着后来者不断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华南植物园在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这里的科学家们始终坚持对祖国科学事业执著的信念,为开拓中国植物学事业殚精竭虑。他们这种坚韧不拔的执著精神成为华南植物园的宝贵财富。“绿叶情操、细根精神、木棉风采”与此是一脉相承的。
 
从陈焕镛院士开始,一代又一代的华南植物园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我国植物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后人心中永远的丰碑。学富五车且把毕生献给科学事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肇骞,植物分类学“活字典”陈少卿,生态学后起之秀彭少麟、周国逸、傅声雷、任海……一个又一个优秀科学家在这里产生。他们中既有著作等身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有扶掖后辈、甘当人梯的无名英雄;更多的则是勤于耕耘、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干部职工……正是这样一个群体共同撑起了华南植物园这片植物科学研究的天地并使之美丽富饶。
 
“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在有限的人生中,谁不渴望辉煌?谁不想让青春年华更美更灿烂?谁不期冀以有生之年的热血写就春秋?毫无疑问,这种境界是在“绿叶情操、细根精神、木棉风采”的潜移默化中陶冶的结果,是华南植物园的“魂”壮大了这个群体。80年来,有顺境,有逆境,有风雨,更有彩虹,靠什么冲过逆境?靠什么战胜困难?靠的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靠的是齐心协力、团结拼搏,靠的是坚持不懈、开拓进取,靠的是坚强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这些不就是绿叶情操、细根精神、木棉风采的内涵吗?
 
接力棒在一任任所长(主任)手中相传,目标就是把植物科学研究事业发扬光大。80年来,尤其是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华南植物园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创新文化大放异彩。
 
据不完全统计,2002~2008年华南植物园共获得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系统以上的精神文明类荣誉奖120项,其中集体奖42项。创新文化建设有力地推动着华南植物园科研、人才培养、园区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华南植物园在不断的改革中向前发展,其宽松的创业环境始终未变,由此不仅集聚了越来越多的高新尖人才,而且管理工作也更为规范,科研、保育、科学传播成绩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创新文化建设不仅使政通人和,也促进了华南植物园各方面工作的创新发展。
 
创新的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升华。华南植物园主任黄宏文说,80年来,华南植物园的几代科学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形成的“忠诚报国的民族精神,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华南植物园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
 
在新时期,绿叶情操、细根精神、木棉风采必定使华南植物园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科学时报》 (2009-11-6 A2 国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