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日上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主楼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共同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揭牌,各界学者及嘉宾160多人参加大会。
在清华的历史上,1925年曾成立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当时亦通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后因各种原因,在1929年停办。在短短的4年当中,毕业学生近70名,其中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的有50余人。清华国学研究院指导学生的教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后被称为四大导师,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研究在当时代表了我国国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其教育人才的成就也成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清华国学研究院不仅名盛一时,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国学研究就其内容而言即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国文化有几千年连续发展的历史,中国文化的体系博大精深。经过百年来与外来文明的融汇,中国文化不断实现着新的发展与更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全球化浪潮冲击世界、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中华文明及其历史发展,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为了继承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精神传统,全面推进清华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于2009年4月决定成立国学研究院,陈来教授出任首任国学研究院院长,刘东教授任副院长。
陈来介绍,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为校属、跨院系的研究机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将秉承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精神,接续20世纪30~40年代清华人文研究的传统,参与新时期以来清华文科的恢复振兴,力求把清华国学研究院办成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为中国文化研究提供一个一流的国际化的平台。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在大会上致辞。美国著名思想家德里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汝信教授、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等也分别在成立大会上致辞。成立大会结束后,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清华国学院的精神”,来自海内外的学者60余人聚集一堂,展开富有成果的论文发表和学术研讨。
《科学时报》 (2009-11-3 B2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