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2 0:8:21
中科院生物局局长张知彬:
发展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为标志的现代农业

张知彬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未来人口增长还要达到15亿,粮食安全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开放30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改革取得成功,全国粮食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三大挑战,为此必须大力发展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为标志的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客观要求,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对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中心,是环渤海圈主要区域,是肉、蛋、奶生产的重要基地,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中科院与有关研究单位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取得了黄淮海战役的重大胜利,为国家粮食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形势下,黄淮海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气侯干旱、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威胁,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污染加剧、生物灾害频发等一系列新的问题。为此中国科学院启动了一场新的黄淮海战役,开展黄淮海现代农业的示范研究。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要求我们要发扬吃苦奋斗的新的黄淮海精神,与国家部门、地方政府和农业科研机构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进一步进行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并汇集国内各方面的专家和领导共商黄淮海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大计,为落实国务院国家粮食安全规划纲要和全国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号召。
 
东北是我国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的摇篮,与黄淮海一样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围绕粮食增产计划,与黄淮海东北地区的产粮大省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启动若干重要的科技计划,为国家千亿斤粮食生产和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模式提供样本和经验。(本报记者整理)
 
《科学时报》 (2009-11-2 B2 特别报道)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