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2 0:8:21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平:
走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何平

 
河南横跨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国家粮食生产大省,此次会议的主题对河南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河南省也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积极探索我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第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好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全省上下齐心协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省粮食生产发生了本质变化。1983年粮食产量超过500亿斤,1989年超过600亿斤,1993年超过700亿斤,1998年超过800亿斤,2006年超过千亿斤,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今年河南省农业在区域中心遭受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秋季特大风灾和暴雨的情况下,粮食省粮食生产再创新高,达到178亿斤,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第二,勇于探索,走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发展道路。2007年以来,河南省全省GDP超过1500亿元,居全国第五,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12%。河南省从省级出发,发挥粮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加工业,拉动粮食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省食品工业销售总收入为全省工业行业的第一,成为全国粮食转化大省,全国第一肉食品大省和全国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肉类食品和调味品的生产基地。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牢记国家粮食安全,2005年在全国率先取消农业税,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长。从2004年的1.35亿亩增加到2008年的1.44亿亩,这几年粮食的播种面积年均增长200多万亩,耕地稳定在1.19亿亩,基本农田保持在1.13亿亩。
 
第三,依靠科技提高发展水平,完成国家使命。河南粮食稳固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的众多成果,比如河南省农科院发展了小麦新品种,累计播种面积超过2亿亩,增产小麦33.3亿公斤。以“9123”为主的小麦已成功在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挂牌交易,成为我国第一批在国外期货市场交易的小麦品种。截至目前,河南省主要粮食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小麦频率亩产由1949年的83斤增加到目前的800斤左右,通过良种秸秆还田、配种施肥等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粮食连年增产提供了动力。
 
今年国务院出台了全国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河南省在其中承担1/7的任务,国务院也批准了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明确在2020年河南省将增加260亿斤粮食的生产能力,到2020年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1300亿斤。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充分挖掘耕地潜力。河南省目前有中低产田5000万亩,如果改造成标准农田,按照目前的水平,每亩将提高400斤以上的粮食。此外,良种选育是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又一关键因素。(本报记者整理)
 
《科学时报》 (2009-11-2 B2 特别报道)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