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2 0:8:21
专家学者共聚一堂 为中国农业发展献策
——现代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暨黄淮海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李振声


陈锡文


李家洋


张和


杨邦杰


 
编者按:
 
粮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是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所在区域,是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的新经济发展区,是我国粮棉油、蔬菜水果、肉蛋奶生产的核心基地。东北是我国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的摇篮,黄淮海和东北地区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我国未来农业现代化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
 
黄淮海地区的农业发展同时也受气候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威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污染加剧、气候变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常受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年际间波动较大,产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国科学院围绕国家粮食增产计划,与黄淮海和东北地区的产粮大省开展了全面合作,并先后与黄淮海及东北各省市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布局旨在在多个不同农业类型的粮食主产区建立示范样板,为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提供科技支撑和成功经验。
 
“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局,我国2020年新增粮食500亿公斤的计划要逐步落实。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土地安全迫在眉睫,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基地如何布局?国家在黄淮海、东北等地区新增粮食潜能的计划如何实现?土、肥、水、种等现代农业技术如何更好地为粮食增产作出贡献?这些问题都需要科技部门和政府研讨决策,需要农业企业的参与解决。
 
在此背景下,10月29日~30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和科学时报社在北京联合主办了现代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暨黄淮海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在论坛上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粮食增产问题建言献策。
 
本期区域周刊特别采访了与会的专家,并摘登了部分专家的精彩观点。
 
《科学时报》 (2009-11-2 B1 区域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