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2 0:8:21
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
对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的四点想法
 
对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我主要有四点想法。第一,国家粮食安全要建设核心生产区。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此辽阔的土地只有在东北才能见到。黑龙江还有丰富的资源,这几年生产量靠扩大规模,从遥感监测情况来看,更多的湿地已经变成耕地。此外,黑龙江的水资源也很丰富,还有一些比较大的现代化研究基地、装备。因此,东北地区是粮食重要的生产区,包括内蒙古地区、河套地区都在进行开发,它对国家粮食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建议对大米的价格进行相应调整,给农民适当补贴,改善农民的生活。日本大米在北京卖99元/公斤,黑龙江大米和日本大米品质差不多,价格却相差甚远。此外,比起日本、韩国的农村建设情况和生活条件,东北地区农村生活条件差、房屋破旧,需要进行改善。此外,也可以考虑移民100万农民海外种粮,为解决我国粮食生产作出贡献。
 
第二,耕地保护与村庄整治。最近,我国耕地已减少1.12亿亩,占有耕地的情况比较严重。在黄淮海地区,村庄整治是一个重要问题,其主要现状是用地分散、用地超标、双重占地等。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如何把农村土地整治好也是需要解决一个问题。
 
第三,农田水利建设。我们在对河南、河北等地进行调查时发现,新增耕地不足以满足减少的速度,粮食增产主要靠提高单产和注重灌区的建设,有效灌溉面积现在仅为8.77亿亩,占全国耕地的48%,灌溉粮食生产区的能力是全国亩产的1.8倍,是旱地的2.9倍。
 
农田水利建设在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体制下已经不适应。中国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上是30年前修建的,有的已经老化。要加大农田灌排的改造,发挥农民参与建设,解决灌区运行机制的问题。此外,由于农田水利项目涉及到8个部委,如水利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需要对项目进行统一规划。
 
第四,乡村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主要发展规模化农场,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农场主。其农场主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些甚至是科学家,像农村信息站等都能发挥作用。此外,发达国家的农场如新西兰的牧场保护得很好,规划也很好,而我国没有条件做大规模的农场,由于农民素质依然不高,因此信息化建设也基本上不去。(本报记者整理)
 
《科学时报》 (2009-11-2 B1 区域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