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董纪昌 刘纪学 汪成豪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0-27 22:23:15
就业问题的结构性分析及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系亿万劳动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2007年以来,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国失业率扶摇直上。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更面临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巨大就业压力,就业难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国家提出4万亿投资计划后,更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资金投向哪些行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和人力资源,有效扩大就业人数?在一定时期,不同行业对劳动力具有不同的吸纳能力。就业弹性是衡量行业产值增长引起就业人数增长大小的指标之一。中科院专家利用分行业就业数据,测算了2007年初至2009年第二季度各行业的就业弹性,结合行业产值变动比率,可以对金融危机冲击下各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行比较,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经济复苏先于就业改善
 
行业回暖差别较大
 
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基本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1%,截至7月,我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了7.5%。尽管2009年一、二季度4.3%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高于去年同期,但是考虑到就业数据的滞后性以及各行业的回暖,整体就业形势会有很大改善,但由于各行业的受冲击程度、恢复速度以及就业弹性存在差别,必然表现出不同行业就业形势的良莠不齐。
 
珠三角、长三角及大连等沿海地区出口企业接单出现明显反弹,加工贸易生产合同和合同出口总值均有20%左右的环比增长,甚至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根据统计数据,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人数同比增长了3.8%,医药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同比增长7%和6%。国家4万亿投资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很大,铁路建设、电网建设、新能源等相关行业增长迅速。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0%以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就业人数同比增长了6%到7%,煤炭开采洗选业同比增长4%左右。在国家汽车补贴、家电下乡等优惠政策的刺激之下,近来汽车产销连续创新高,家电的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同时,在国庆60周年和世博会的主题下,旅游、酒店、航空运输行业也会出现黄金期。在行业的高速上升期,对人才需求旺盛。与外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相关的行业,以及汽车、家电等行业的复苏会带来就业机会。
 
相比之下,金融类行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着保守的增长态势。四大会计事务所之首的毕马威最早公布了2010年的招聘计划,相比于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下的2009年招聘人数仍下降了15%。可见,金融等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同时,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同比下降0.4%,皮革毛皮羽毛制造业和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下降不到5%,有色金属采选业同比下降11%。
 
出口相关行业的弹性系数较高
 
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
 
经过测算,2007年初到2009年第二季度,各行业就业弹性差别较大。就业弹性较高的行业有: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0.4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4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51;以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64。其中,制造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2053,高于平均水平0.1735。就业弹性处于后五位的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0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0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0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2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23。可以看到就业弹性的分布受行业结构的影响较大。
 
2007年初到2009年二季度间,各行业弹性虽差别较大,但具有一定的发展趋势:就业弹性在2007年前两个季度较为平缓;此后,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7年三季度到2008年底就业弹性普遍存在一个较大的下降;2008年底到2009年第二季度间我国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各行业就业弹性又渐趋平缓。
 
其中,家具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这三个行业的就业弹性在2008年底有很大的回升,并在2009年前两季度保持上升态势。这显示着,轻工制造业、电子产业和造纸业已经开始回暖,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开始增强。
 
电子、轻工及造纸行业等出口相关行业就业增长潜力较大
 
使用投入产出模型,利用就业弹性,可预测出2008年11月到2009年6月间,无金融危机影响时各行业的产出情况及就业人数,结合当前各行业的实际产出与就业人数可计算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损失比例。其中,名列前茅的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直接损失了0.49‰的就业人数;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就业损失了0.17‰;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就业损失了0.095‰;造纸及纸制品业就业损失了0.018‰。
 
2009年以来,各国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的逐渐恢复使得出口得到进一步的好转,以上受金融危机冲击损失就业人数最多的几个行业(电子、机械、轻工和家电等制造业)也将是就业需求恢复较快的行业。
 
轻工制造业是我国出口的大户,随着海外经济的逐步好转,海外需求将会逐步释放,加上出口退税的影响,轻工制造业的赢利能力在下半年有望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尤其是随着国外房地产行业的复苏,家具业的出口有望持续回升。
 
我国电子产品在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电子行业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经济的触底回升,电子产品的需求将会以较快速度回升,因为主要的电子产品的大部分需求都属于更新类需求,经济的回暖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更新类需求的释放。
 
我国造纸行业受益于出口好转,同时体现在直接间接影响。直接受益表现为出口扩大缓解产能过剩压力;间接受益则因包装纸与出口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有望依托出口复苏而受益。
 
家电行业是一个出口依存度比较高的行业。2008年家电行业销售总值约6700亿元,其中大约37%是由出口贡献的,从出口的区域来说,欧盟、美国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国,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复苏,家电行业也会有所好转。
 
政策建议
 
1.建立完善的失业率统计指标体系,设置“失业总水平”的指标。
 
失业率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对我们正确的把握社会就业形势、制定各项政策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我国目前唯一正式发布的失业率数字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数字,该指标并不是国际规范的全部失业率。
 
鉴于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尽快改进就业统计制度,设置衡量“失业总水平”的指标,以便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方面的情况以及社会总体失业问题。
 
2.加大对电子、轻工及造纸行业的就业投入。
 
随着全球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相关行业逐渐复苏。第一阶段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回暖。对进入复苏阶段的轻工制造业、电子产业、纸业等,应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及税收优惠政策。这对于增加就业,分享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所带来的回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改善就业服务的管理体制,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
 
我国应改变就业服务基本由政府一家来做的局面,将就业服务社会化,形成政府组织、对方参与的格局,其中,参与方可以是大学、培训机构、用人单位、非营利组织等。这些参与方构成合作伙伴关系,对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将有很大帮助。
 
4.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资力度,开发其拉动就业的潜力。
 
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到2008年底为止对GDP贡献超过60%,对税收贡献超过50%,提供了70%左右的进出口贸易额,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约90%的人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是容纳就业的主体,其资本投入的就业弹性系数较大。
 
金融危机情况下,应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增大对中小企业的国家财政支持,破解其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对扩大就业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董纪昌 刘纪学 汪成豪等)
 
《科学时报》 (2009-10-28 B2 论坛)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