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主创新塑名牌 报国惠民济天下 |
——记施慧达十年创新科技历程 |
在第20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暨第15届国际心血管药物治疗大会上,国产降血压药名牌施慧达获得众多专家的一致推荐,吸引了与会医师们关注的目光。在国内高品质降压药一直被国际制药巨头产品垄断的今日,施慧达和它们相比,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自主研发 开创降血压药左旋时代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面临的疾病越来越多,尤其是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第一危险因素,近年统计表明: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已超过肿瘤性疾病,居世界前列,每年新发生脑卒中(俗称“中风”)人数在300万以上,心肌梗塞人数在60万以上,因以上疾病的死亡人数约260万。
面对这种情况,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里,现任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喜田将当时在国际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降血压药的重磅炸弹氨氯地平(络活喜)作为母体药,通过手性拆分技术获得了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国家级创新药物——施慧达(通用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这是国际上首例手性拆分降压药。截至目前,施慧达已取得中国化合物专利和拆分方法专利及美、英、德、法、澳的拆分方法专利授权;施慧达的手性拆分技术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空白,获得国家“九五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国家级新产品奖”、“中国驰名商标”等等荣誉。
钻石品质 打造驰名品牌新典范
2009年4月,从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传来喜讯,施慧达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这为钻石品质的施慧达再添殊荣。
“做药不能作孽,要做良心药,不能丧良心。”施慧达药业集团的董事长薛传校表示,“自施慧达诞生之初,我们就坚持打造优异的品质。”
除了拥有先进的拆分技术外,施慧达在生产工艺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从三个方面严格控制:第一,从原、辅材料上,药品的主要原料和辅料以及拆分溶剂均为进口高质产品,虽然价格昂贵却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被誉为“国产进口药”;第二,从工艺上,独家拆分专利和工艺特点保证了原料药和片剂在制备中的质量;第三,从管理上,企业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GMP管理中实行质量一票否定制。正是这三点保障了产量质量,施慧达历经全国27个省的500余次检验,从未出现过任何质量问题。产品目前覆盖全国30个省、18000家医院、7.6万家各类药店,产品累计销售7亿多片,有2000多万高血压患者7亿多次服用从未因质量问题引起患者投诉。
报国惠民 发展前景光明
在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国家、政府和各合作伙伴的关爱和支持,以及广大高血压患者的信任。
施慧达药业集团坚持以“报国惠民”为己任,用实实在在的数字表达对所有人的感恩之情:企业每年出资善款80万元,共资助6546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每年出资30万元,在广东省药学会设立“心血管合理用药研究基金”,推动心血管合理用药的临床研究;每年出资善款20万元,资助“胡大一爱心工程”,用于医治部分贫困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汶川灾区提供200万元捐款和药品;汶川地震后,公司当即决定在2008年5月12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主导产品施慧达的销售中每盒提取0.20元,捐建震不垮的“希望小学”。迄今为止,作为国家医保用药的施慧达以其长效、安全、价格适宜的优势,为国家上缴税金2.56亿元,同进口的氨氯地平相比,已为国家和高血压患者节省了近30亿元的药费。
十年前,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经过十年的奋斗,该企业凭借技术的自主创新、优质的产品质量以及创造型的销售团队,一举突破我国高品质降压药被外企垄断的局面,打造出了中国名牌降压药施慧达,获得了无数国家级、省级的荣誉,已经成为民族制药企业自主研发的典范、不断创新的样板,在中国制药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科学时报》 (2009-10-23 B2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