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中关村系列报道之十一 |
|
销量下降三四成 中关村渠道商等待春天 |
|
□ 本报记者 杨 琪 沈春蕾
对于中关村渠道商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情况比高新技术企业要窘迫得多。实际上,现状并不能全部“怪罪”金融危机,租金矛盾、销量下滑等已有的问题非常突出,金融危机的来临,对渠道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是重霜。
北京运通时代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林国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关村的电子市场有直接的影响。在今年“五一”过后,整体销量业绩还在持续下滑,尤其在暑假期间下滑得比较厉害,估计上半年的降幅在30%~40%左右。
从2008年开始的明显销量下滑,对于中关村渠道来说影响很大,而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政府和行业客户压缩开支,减少采购。双重影响之下,经销商可谓正在艰难中等待春天。
北京鑫科思特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秀荣说:“今年以来,我们公司接到来自能源、运输等行业的订单都变少了。从我们公司的销售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比以往正常情况时,至少减少了50%。与往年同期相比,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客户的订单,都是同样在下滑。”
孙秀荣认为,首先是政府和行业客户在压缩开支。她举例说:“我们公司是某能源项目显示器的供货商,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我们公司就中标了该项目,对方订购了一批高端产品。但是到目前为止,采购方还没有开始采购,一纸合同何时能变成真实销量还不好说。”另外,她说,行业采购量在下降。目前每月其高端集成产品的销量要比往年同期减少将近一半,“因此,我感觉到行业客户在压缩采购量。”
吴林国则认为,由于现在政府和行业的采购都在减少,因此目前即使国家宏观数据呈现回暖趋势,对企业来说,市场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他还特别强调,危机同时导致销售人员的流动在增加,因为公司在赔钱,员工也不可能赚到钱,人心浮动也就不可避免。
孙秀荣认为,尽管国家投入4万亿元来拉动内需,但是行业订单和行业采购数量增长不太见长,同时,有些订单执行进展缓慢,可能是因为目前采购方还没有得到更多的款项。
不过,有些渠道商感觉到6月份以后,采购量有所增多。但是孙秀荣却认为,一些采购的发生,是因为前段时间大家都在持币观望,再加上今年市场行情没有出现产品跌价,因此,购买者才会看涨不看跌,纷纷出资购买。但是,并不能说明购买力和购买量这个时候会增多增强,现在购买的本来就是今年计划内的,是之前一段时间未购买行为积累到了一定水平,并非有其他原因的促进而增加了采购量。而到了9月下旬,显示器市场价格大跌。这主要是因为上半年产品存量积累太多,终于“绷不住了”。而下降的价格并未刺激市场,目前市场上产品的采购量依然很平淡。
孙秀荣认为,今年下半年,行业采购依然会很平淡。整体下来,今年的情况不会比去年更好,就算今年年底情况好转起来,整体销量也只是去年的六七成。
《科学时报》 (2009-10-10 A2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