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陈培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22 22:59:15
野牛沟里野牦牛


 

青海省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6年多来,已退耕还林(草)672万亩,曾经光秃秃的山丘已长出了茂盛的植被,加上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使得野牦牛、藏野驴种群逐渐恢复。
 
地处昆仑山口的野牛沟,过去成群成队的野牦牛出没。可是在大量淘金时期,由于盗猎分子用军用武器猎杀和卡车焊钢架撞猎等手段,致使野牦牛种群数量一度急剧下降,野牛沟变成了无牛沟。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严厉打击盗猎分子,野牦牛又浩浩荡荡地回到野牛沟,数量有5000头至7000头之多,蔚为壮观。
 
然而,野牦牛的增多,又带来了新的矛盾。居住在野牛沟附近的17户藏族牧民,经常遭遇野牦牛的袭击和骚扰。牧民前进说,前年11月份,成群结队的发情野牦牛冲进草场,把他们的家养牦牛团团包围起来。性情刚烈的野牦牛很易伤人,致使主人无法接近。200多头家养母牦牛被野牦牛“挟持”为“妻”。被野牦牛劫持的母牛中,90%以上生产了小牦牛,生产下来的新生代虽然对家养牦牛的种群有好处,但对维护野牦牛的种群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家牦牛变成“野牦牛”,极有可能导致“血源混乱”,而改变野牦牛的特有基因,那么以后的野牦牛将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珍稀野生动物了。
 
野牦牛是现存的珍贵野生牛种之一,体型似家牦牛,但体大肩高,体重在500公斤以上,雌雄均有角,四肢粗短,蹄大而圆。除鼻吻部周围有少许白毛外,全身呈暗褐黑色。它主要生活在海拔3000至6000米之间的高原严寒奇峻地带,全世界约有10万头,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抗逆性和转化力,对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野牦牛约在距今200万至300万年的上新世末由牛科动物的一个分支发展至今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缺氧,太阳辐射强烈和气候酷寒的极端环境。由于分布范围局限,所以野牦牛以稀有珍贵、体魄剽悍著称于世,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原始物种,也是我国最珍贵的动物遗传资源,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保存野牦牛“基因库”,对于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科学时报》 (2009-1-23 B3 科艺天地)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