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5-11 22:45:30
氟利昂“下课”与自然制冷技术前景
 
在保护臭氧层和减缓全球变暖的双重压力下,氟利昂等传统制冷剂已逐渐走向“下课”边缘。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制冷展”主题研讨会上,专家建议亟须科学选择氢氯氟烃替代物。
 
中国的制冷空调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近10多年来,行业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多项产品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制冷空调行业已成为我国装备工业的有生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政府工作重点放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方面,这充分说明节能环保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所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发展模式,也正是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为制冷空调行业所面临两大主题“节能和环保”,在本届展会上,众多参展商都将围绕这两个主题展示其最新的产品和技术。许多人认识“氟利昂”是从家用冰箱开始,它被科学家称为“含氟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氢氯氟烃(HCFCs)与氢氟碳化物(HFCs),前者是臭名昭著的“臭氧层杀手”,后者则是加速全球变暖的“潜力股”。研究发现,含氟温室气体具有比二氧化碳高几千倍的全球气候变暖潜能值,已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若不加以淘汰,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8.6%,其“贡献”相当于2004年全世界轿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在两种含氟温室气体之间,《蒙特利尔议定书》选择了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态度:在对氢氯氟烃下“逮捕令”的同时,允许氢氟碳化物作为临时替代物质。此举虽然保护了臭氧层,却加速了全球变暖。
 
为此,有必要寻找一种两全其美的替代物质。专家表示,以二氧化碳、氨、水和空气为代表的自然制冷剂,可谓两全的选择。据悉,自然制冷技术已在欧洲和中国的部分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全球有超过2亿台运用自然制冷技术的“绿色冰柜”问世。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中国政府履行了承诺在2007年7月1日全面停止了CFC制冷剂和设备的生产和销售。行业的工作重点已经逐步转移到CFC的维修使用、HCFC的使用和今后的替代淘汰以及天然制冷剂的研发问题上。
 
“自然制冷剂非常适合在中国推广,企业不用花费太多就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上海交大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如竹教授在会上表示,除了环保意义,自然制冷剂的价格与氟利昂等传统制冷剂相当,甚至更便宜。目前,与之匹配的节能技术也已应运而生。
 
据了解,目前中国四大冰柜生产基地中的三个已部分使用自然制冷技术,中国出售的家用冰柜中有35%属于“绿色冰柜”。然而,大多数制冷设备公司,尤其是商用冰柜生产厂商,仍严重依赖传统技术。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国,我国将于2013年对氢氯氟烃彻底冻结。如何科学地选择替代物,已成为中国制冷业发展亟须思考的问题。对此,绿色和平组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主任范丽萍等在会上呼吁,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大力推广自然制冷技术,这样可使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制冷业逾越污染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阶段,直接迈向清洁生产。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