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秦军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4-23 0:8:36
王宗喜:军事物流领军人
 
从一名军用仓库的助理员到中国知名的物流专家,王宗喜奋斗了近30年。
 
现为后勤指挥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的王宗喜,曾主持创建了全军第一个军事物流工程实验室。
 
1978年,王宗喜调入后勤学院(后勤指挥学院前身)成为一名教员,此前十余年管仓库积累的丰富经验使他很快投入到了对仓库管理理论的系统研究之中,而此时,这一研究领域尚是一片空白。6年后,他以4本70多万字的专业教材为基础,创建了军队仓库管理专业,全军第一个仓库教研室也随之诞生,我军从此有了专业的仓库管理人才。
 
怎样管好一个仓库的问题解决了,王宗喜又有了新的想法。如何实现仓库与仓库间的联系,如何实现物资在仓库间的合理调配等等这些新课题成了他研究的重点。静止的仓库在王宗喜的眼前活跃起来,他的研究触角伸向了另一个新的领域——军事仓储学。仓储学培养的对象,已不再是单一的仓库管理人员,而是能够把所有仓库联系起来,全面考虑各战区后勤业务的主管领导。经过10年不懈的探索和开拓,1993年王宗喜首创了军事仓储学科,该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军队级一等奖。
 
就在军事仓储理论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的时候,王宗喜又悄然开始了新的探索。物流,这个在当时刚刚出现不久的新名词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敏锐的学术直觉使王宗喜意识到这一新生事物蕴含着巨大发展空间,他开始潜心钻研物流理论。1994年,王宗喜所著的《军事物流概论》出版,标志着军事物流理论在我国的诞生,也标志着王宗喜从军事仓储学的领域破茧而出,完成了他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又一次飞跃。
 
随后几年间,王宗喜的研究一步步深入,他先后提出了“物流场”、“军地物流一体化”、“物流矢量”等一系列理论,使军事物流理论体系逐步完善,一个新兴的学科迅速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2003年5月,我军第一个军事物流实验室在后勤指挥学院成立,实验室运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最新信息技术,实现了军事物流数据交互化、查询自动化、流程模拟化、决策科学化、研究网络化,为探索我军后勤保障新模式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
 
从仓库管理到军事仓储再到军事物流,王宗喜用30年时间完成了三步跨越,每一步他都走得踏踏实实。
 
然而,王宗喜教授并不仅仅满足于理论上的突破,他更关注的是理论成果如何向实际应用转化,以便在未来战争中抢得先机。他带领军事物流工程实验室的一批专家先后承担了十多项国家、军队级大型科研课题,积累了丰富的物流项目开发经验。他带领科研团队为国家重点工程大唐发电集团设计的物流规划方案已成为军地物流一体化实践的经典之作。
 
“所有的战争都是‘流’的战争,战争的胜利取决于‘流’的胜利。筹、运、储、供……这些看似与胜负关系不大的环节,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王宗喜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着每一场现代战争。
 
“我们的目标就是:用‘流’的观念打赢未来战争。”王宗喜教授对军事物流的明天充满了信心。
 
在军事物流工程实验室的醒目位置写着八个大字,“崇实、创新、严谨、快乐”。 王宗喜解释说,“物流的最佳状态就是达到物畅其流,通过‘流’实现‘物’的最大价值。因此说物流的本质是和谐顺畅,物流的最高境界是快乐。”
 
一个从事着快乐事业的学者,他内心里关注的却是未来战场。他始终以快乐的心态,引领着这个快乐的事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