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在北京国际汽车展开幕之际公布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008年度第一批8个车型的评价结果。8个车型分别为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圣达菲SDH6450F型乘用车、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东风ZN6460W1F型轻型客车、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马自达CAF7161M型轿车、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发牌CA7150型轿车、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丰田TV7181GLX-iM型轿车、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迈腾FV7187T型轿车、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雅阁HG7241A型轿车以及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安SC7162型轿车。
据专家介绍,C-NCAP是一种针对汽车在碰撞中的乘员保护能力的标准化评价规程。受载重量、车身结构刚度、外形尺寸等方面差异的影响,不同级别的车辆在实际交通事故中受到的冲击和对乘员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8个车型的评价结果都达到了3星级以上,最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雅阁HG7241A型轿车,以总分50.3分的成绩达到5+星级,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丰田TV7181GLX—iM型轿车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迈腾FV7187T型轿车分别以48.6分和46.6分的成绩跻身5星级之列。
C-NCAP管理中心的专家解释说:“经过C-NCAP两年多来的运行和推动,国内汽车企业普遍加大了在产品安全技术方面的开发投入,特别是针对C-NCAP标准提升了对产品性能指标的设计要求和产品安全配制水平。碰撞试验中的乘员保护能力突出和车身设计均衡的产品日益增多,安全带提示、气囊和气帘的应用逐步普及和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品牌产品也有了较好的基础和阶段性的进步,并有能力达到更高的层次。我国乘用车新产品在碰撞安全性能方面具备的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国外起步阶段。但也还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性能一般,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
记者了解到,2008年全年评价车型的数量将大致保持2007年度(25个车型)水平,C-NCAP管理中心还将补充新的候选车型并使评价覆盖到所有的乘用车企业。
专家介绍道:“作为中国汽车安全评价的新标志,未来如何完善和发展C-NCAP成为各方面关心和重视的话题。社会公众和媒体对C-NCAP的运行管理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体现了对C-NCAP健康发展的期待与要求;而汽车安全技术不断进步,已成为业界重要标准的C-NCAP有责任适应新的发展。2008年,C-NCAP管理中心将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考虑评价规程的完善和改进,近期研究将儿童成员保护等方面的评价与现有项目和评分结合起来,尽早实施公布车型燃料消耗量的试验结果,通过开展与业界的技术合作和国际交流,进一步强化C-NCAP的特色和作用,并在包括其他被动安全及主动安全技术评价等更广泛的领域探讨C-NCAP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