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马晓岚 刘峥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4-1 20:40:16
重庆大江集团打造自主拳头产品
着力发展重车桥 实现跨越式发展
 
奔驰车桥技术平台在中国发展多年,作为配套工程自卸车的先进技术,比斯太尔车桥具有更大的扭矩和承载力,国内众多重型车桥厂,如山汽改、柳州方盛、青岛重力,包括安凯车桥等近年都开始纷纷采用奔驰重型桥技术。而重庆大江工业集团旗下的重庆大江信达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公司采用奔驰技术平台打造的“大江迈克”桥,历经30年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已经形成了技术成熟的自主拳头产品,率先抢得市场先机。这意味着,隶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重庆大江工业集团,作为过去典型的大型军工三线骨干企业,将要在民品市场上分一杯羹。

 

大江桥瞄准工程自卸车市场
 
重庆大江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重庆大江信达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川告诉记者:“大江桥是脱胎于奔驰技术的一次冲压成型整体式铸钢桥专利产品,具有载重大、通过性好、寿命长、故障率低等优点。国内军车大部分配装的就是大江迈克车桥;大江桥目前已出口俄罗斯,下一步还将出口韩国。”
 
据介绍,重庆大江工业集团已经形成了重车桥、专用车(如高空作业起重机、吊车和军品)以及液压支架三大支柱产品。在民品市场上以重车桥发展势头最好,预计2008年将完成6亿元销售额。杨川说:“重庆大江集团下设五大事业部:分别是汽车零部件公司、专用车公司、液压支架公司、铸锻公司和冲压公司。包括另几家小型合资公司在内,大江集团2007年共完成25亿元销售额。预计到2009年,整个集团总产值将超过40亿元。”
 
在重庆,除长安汽车、建设空调和嘉陵摩托外,大江排名第四。但对这个有着浓厚军工背景的企业而言,在民用市场占领一席之地才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重型桥的领先无疑开了一个好头。
 
大江信达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公司总经理林辉表示:“国内工程自卸车已经在逐渐趋向采用奔驰车桥。大江桥是采用奔驰技术平台的双极减速桥,目前国内双减桥产品只有斯太尔桥、北方奔驰桥和大江桥。”
 
“早期在兵装集团内,大江桥只供应重庆铁马,但现在在‘巩固特种’的基础上,我们要 ‘抢占主流’,要在工程自卸车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把量做上去;还要‘拓展海外’,搭载重卡整车出口,目前目标市场是俄罗斯;同时在制造水准上‘创造一流’。”林辉说。
 
在国内重卡市场上,重型牵引车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随着国内高速公路里程即将突破3万公里,高速物流牵引车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但由于国内牵引头在技术实力上与国外重卡巨头仍存在一定差距,市场需求量不大,牵引车多采用美国DNNA车桥或MAN车桥技术。
 
大多数重卡企业仍以工程自卸车打天下,海外出口也多集中于工程自卸车,斯太尔车桥技术平台无疑作为重车桥中工程自卸车使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典型代表而一枝独秀。国内几家主流重卡企业(如中国重汽、陕汽、上汽红岩、福田欧曼等)自卸车车桥基本都采用这一技术平台,每年近20万辆重卡的装配量使斯太尔车桥拥有成熟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充足的配件储备和更实惠的价格。但近年来随着重卡逐渐往大吨位、大马力、高速化方向发展,愈来愈多的高端重卡开始倾向于采用奔驰车桥技术。
 
技改扩产目标:2010年10万根桥达产
 
据汽车零部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白君安介绍,目前,大江迈克车桥的配套主要分四大板块:工程自卸车为长春一汽、华菱重卡、北方奔驰提供配套,尤其是给一汽奥威独家供货,一汽出口的工程自卸车全部采用大江桥;工程机械领域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浦沅公司、徐工徐重等提供配套;石油机械领域为江汉四机和南阳二机配套;以及为军品及特种车供货等。
 
白君安告诉记者:“目前大江桥主要定位于高端市场,下一步计划按照‘三点一线、一区一站’的营销战略架构打入国内主流重卡市场,全面构建精益营销平台,实施大客户管理,不但在扩大内需上取得新突破,而且在拓展海外市场更要积极有所作为,真正改变大江迈克车桥的市场布局,实现大江迈克重车桥的新跨越。”
 
据了解,大江桥今年一开年就与北方公司签订了1500辆重卡车桥出口俄罗斯的意向合同,同时今年上半年一汽的5000辆出口订单将全部采用大江桥,销售额约2亿元。此外,大江集团和同属兵装的南方重汽正在积极磋商和评审模块化供货相关事宜。
 
但目前,大江每月虽有约4000根桥的市场容量,却受制于产能,月生产量只有2500根左右。对这个1965年建厂、至今拥有43年历史的老企业而言,技改扩产迫在眉睫。林辉说:“由于当年主要是为重庆铁马建线,我们的设计产能较小,加上一些设备已陈旧老化,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去年完成7000台重卡装配量的基础上,我们今年的目标是1.3万台,约3.5万根桥的产出量。所以2008年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技改扩产,同时对装备进行升级换代。兵装集团在一期改造中将累计投入4800万,年产能扩展到约6.5万根。这样一期技改完成后,能给2万台重卡提供配套,达到10亿元产值,为后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随后的二期改造中还将投入2亿元左右,预计到2010年达到10万根产能。”
 
林辉认为:“整个大江上下包括兵装集团将重车桥作为核心产品,这是大江桥体现核心竞争力、实现下一步发展的基础。我们的技改投资除扩展产能外,还包括研发、装配和核心零部件的整体提升,关键是利用社会资源,包括整个供应链在内,实现市场流程再造,全力以赴完成2010年10万根车桥的达产目标。”
 
“另外,今年我们还将在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市场人才等4支人才队伍上着力改造。尤其在技术上,我们瞄准了国家级研发中心的目标,要以高技术水平的产品支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林辉说。
 
有所侧重发展民品 打造大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大江集团以重车桥为核心产品发展民品项目,开始构建大江腾飞的基础,既是市场的选择,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去年7月,杨川从重庆建设空调调任重庆大江集团担任总经理,管理五大事业部。上任伊始,他就提出了 “1336”发展计划。“关键是要人尽其才,首先要有领先的、可操作的且激励人心的企业发展战略。”在谈到大江集团发展民品的策略时,杨川认为。
 
“1336”具体是:“1”指2009年实现收售收入40亿元,构建起军民结合、具备一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3”指集中一切资源打造重车桥、专用车(包括军车)及液压支架三大产品,提升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三大能力;“6”指成本、新品、质量、体系、文化、营销等六大工程等等。如成本具体又细分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三新”工程,采购、人员支出成本的下降等丰富的内容。
 
杨川说:“大江工业集团以往由9个军工企业联合而成,根本没有体系可言。比如专用车公司,怎样搞促销、怎样召开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商务大会,要根据各个公司的不同性质,构建独具特点的合适的发展体系。”
 
此外,杨川表示:“一定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采用合适的管理模式,并非所有的管理办法都适用,要有所侧重,关键是有取舍地对企业所处阶段的薄弱环节进行创新突破。大江已经在从求生存往求发展的阶段走,现在的重点是怎样又好又快地迅速发展。所以现在的重点是在我们的主打产品领域进一步加强精益生产,并在物流、微观信息管理上步步跟进,打造系统供应链。”
 
为了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人员结构矛盾,杨川已经计划从海外聘请尖端人才回国工作,其中包括一名在美国美驰车桥工作了12年的博士。杨川认为:“汽车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般应占企业总人数的25%~30%,但现在很多企业往往占比还不到20%,研发人员总量不够。另外无论是电器电路、集成还是其他零部件总成,技术研发领军人物都太少,实力薄弱,与国外大型汽车企业相比差距很大。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甚至需要10~20年时间。虽然也能高薪聘请海归人才回国工作,而且他们也有较高的工作热情,但怎样人尽其才、处理好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关系、平衡各方利益也不是件易事。”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