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刘长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3-30 22:34:7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解读
 
近两年,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以及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攀升,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而且我国也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2007年以来,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政策频繁出台。首先电监会发布《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随后发改委主持召开南方地区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座谈会。2007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又于3月18日印发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出台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规划》指出,“十一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解决农村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可再生能源在挑战中前进
 
水电将新增装机容量7300万千瓦
 
水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水电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开发程度低,能源生产构成不合理,投资兴建时间过长等。而只有充分解决这些问题,水电才能彻底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领头羊。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全国新增水电装机容量7300万千瓦,到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在具体的规划布局上,到2010年,西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9500万千瓦,占全国的55%,开发程度为21.5%;中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占全国的30%,开发程度达到68%;东部地区装机规模达到2500万千瓦,水能资源基本开发完毕。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
 
我国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逐步发展了生物质气化、液化和发电等技术。但在开发利用中,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边际土地资源,且能源作物和能源植物的种植做到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不破坏环境,不能顾此失彼,应处理好生物质能利用与生物质其他用途的关系。《规划》明确表示,到2010年,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4000万户,建成大型沼气工程6300处,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农林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在生物质发电方面,《规划》明确了生物质发电的重点是农业生物质发电、林业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发电和垃圾发电,到2010年,其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300万千瓦、100万千瓦、100万千瓦、50万千瓦。同时,要求在生物液体燃料、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方面要有突破性发展。
 
风电将新增装机900万千瓦
 
中国是个风力资源丰富的国家,风电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风电发展迅猛。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260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105%。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远,国产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较小,关键技术依赖进口,零部件的质量还有待提高。《规划》显示,在风电利用方面,“十一五”时期,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900万千瓦,到201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同时,形成国内风电装备制造能力,整机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万千瓦,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0万千瓦,为2010年以后风电快速发展奠定装备基础。结合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积极培育小型风力发电机产业和市场,到2010年,小型风力发电机的使用量达到30万台,总容量达到7.5万千瓦,设备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00台。
 
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万千瓦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太阳能在发展中同样遇到了很多问题,原材料、设备和核心技术依靠进口,技术门槛过低导致无序竞争成为影响太阳能发展的瓶颈。《规划》表明,到2010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累计安装量将达到1.5亿平方米,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万千瓦。将建设光伏发电系统10万千瓦,同时开展光伏电站试点,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总容量达到5万千瓦。在太阳能资源较好的大中城市开展光伏屋顶、阳光照明等光伏发电应用。
 
有利的措施和激励政策下
 
的促动发展
 
《规划》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这主要包括用有利的财税政策培育市场,建立国家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管理机构,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体系建设等。
 
“十一五”将是我国能源格局产生重大转折的时期,我国能源消费格局将会呈现多样化的新格局,传统能源之间出现替代,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且新能源在能源利用中的比重将逐年增加。可再生能源已经在我国的能源供应中发挥作用,必将在未来能源供应构成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