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祝魏玮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3-18 1:18:24
两会代表委员:京剧进课堂内容应慎行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文件,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并决定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包括广东在内的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在15首入选经典唱段中,《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甘洒热血写春秋》等均是产生于特定年代的样板戏。让孩子学样板戏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评论说:若像“金庸换鲁迅”一样,仅仅将京剧视为音乐课程的普通成分,倒也可行;倘真有拯救“国粹”的目的而刻意为之,则用心良苦其行也难。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京剧大师梅葆玖在由信孚教育集团主办的教育改变中国公益论坛上表示:“让孩子们听京剧、懂点京剧,对京剧艺术有点了解,很重要。培养京剧观众面,从娃娃抓起也是很重要的举措。但对于中小学生京剧义务教育的内容要慎之又慎。”梅葆玖表示:“这次准备进入京剧义务教育内容的有15出戏,其中9个样板戏,多了一点。样板戏当然好听,但毕竟是在特殊时期所产生的,比重应略小一点。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戏剧应着重弘扬我们民族文化的真善美,这一点至关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张学津认为:京剧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是一件好事,京剧进课堂并不是让学生们以后都当京剧演员,而是让他们了解民族文化。
 
梅葆玖提议:“应该给戏剧学校或戏曲学院的毕业生讲清楚京剧进课堂的重要性和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心,可以对他们略加培训,充实到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当中。另外,组成专家组对每个进入课堂的京剧段子进行全面评估,做出合理的评估报告,再由中小学音乐老师代表进行操作性质的研判。我们要有一个实验的过程,然后再做出教案和全国统一教案。”
 
梅葆玖强调:“京剧进课堂是京剧真正能够走向康庄大道的光明路,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内容要选好、选准。不单要弘扬京剧,还要弘扬地方戏剧,要让全世界知道京剧代表着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有脉有源。”
 
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谈到京剧要进入北京小学课堂的问题时表示,开设京剧课、开设校园舞,都还是在实验范围里的事情,但是在实验没有取得很好效果的时候,不应当再大面积推广。
 
柳斌说,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有一个对素质教育比较全面的理解。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宗旨,以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所以不要把开设一门音乐课、一门体育课,就叫做素质教育,这个理解太窄了。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