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丽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2-28 18:31:12
隐私外泄,人人自危。一时间,电脑用户对“加密锁”的关注度骤然攀升。
“艳照门”敲安全警钟 保隐私纷上“加密锁”

 
近日,在香港娱乐圈沸沸扬扬多日的“艳照门”事件终于告一段落,这一事件不仅在娱乐圈,甚至在整个社会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不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公共道德的大讨论,还为所有电脑用户敲响了资料安全保护的警钟。
 
一时间,公众对信息安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事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记者发现,无论是在电子卖场、网店,还是各种论坛中,原本一直无人问津的电脑加密产品关注度骤然攀升,人们开始纷纷考虑为自己的电脑“上锁”。
 
隐私外泄惹关注
 
加密产品被炒火
 
现代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电脑,电脑在给用户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会使用户面临如何更好地保护隐私的烦恼。尤其是在办公室中,电脑中文件、照片、聊天记录等私人信息很可能轻易地就被他人看到,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电脑加密成为电脑用户的唯一方式。
 
对于大部分普通电脑用户而言,使用最多的可能就是添加操作系统登陆密码,但由于这一加密方式简单易懂,又是建立在软件层面上,所以很容易被破解。于是,更为安全和保险的电脑加密锁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记者在中关村电子卖场了解到,电脑加密锁产品除了清华紫光、爱国者两个大品牌外,其余还有不少并不知名的小品牌,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在市场中,专门销售此类产品的商家很少,多是只代理其中一个品牌。
 
据了解,这个加密锁产品外观与普通U盘相似,将USB接口插入电脑,从而实施选择性锁定,加密锁拔掉以后,被锁定的文件或软件将无法操作。通过此产品,可以将重要的文件锁定,防止其被删除、更改、复制和阅读;还可以对网络游戏和QQ等聊天工具锁定,防止青少年或单位员工无节制地上网、玩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
 
据一位代理加密锁的经销商许先生介绍,由于以前需求此类产品的用户较少,所以基本上都是以网上订购的方式销售,市场中有个别代理的,但存量也很少。
 
“我代理这个产品有几年了,以前一百个客户中,有一个要买加密锁的就算不错了,甚至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产品。近来,询问的人是多了,但也并没有像媒体说的那样火爆,毕竟这个也不是人人需要的,只是那些有保密需求的人才会考虑购买。”
 
他笑着说:“不过,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不想被别人知道的秘密,所以将来这个产品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看来这还要感谢陈冠希了,虽然他的事件主要是别的原因引起的,但还是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这个市场。”
 
记者了解到,除了这种电脑加密锁之外,其他具有保密功能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其中,具有加密功能的优盘是比较受欢迎的产品。
 
另一位经销商朱小姐介绍,“虽然这种U盘只能实现自身加密,不能对电脑内的文件起到保护作用,但实际上才是最安全的。类似加密狗等加密产品,阻止一般用户还可以,但对电脑高手还是可以解密的,所有说,把那些最重要的文件或其他信息存入优盘中,随身携带才是最安全的,而且别人也无法使用,即使丢失了,里面的信息也不会别人看到。价格也并不贵,2G存储量的也就不到100元。”
 
据了解,市场上还有一种“防偷窥贴膜”,主要应用在办公室中,只需要将膜贴在电脑屏幕上,这样,30度以外的侧面就只能看到一片黑屏,可以实现实时的隐私不外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笔记本厂商随机配备了指纹识别+TPM安全芯片+安全软件的安全防范机制,更有包括希捷、日立都已经发布或者推出了支持数据加密的新一代硬盘产品。
 
为保隐私下载忙
 
加密之路需谨慎
 
相比电子卖场中电脑加密产品的日渐火热,互联网上网民对保密软件的下载更是呈“井喷”之势。目前,在各大型电脑网及论坛中,类似“加密软件”、“文件保险柜”、“防泄密软件”等各种软件的下载量都是与日俱增。
 
职员周先生说:“虽然办公室里人人都配有电脑,但有时查询个别资料时,相互借用电脑的情况也很多。虽说同事之间都不会特意去窥探别人的隐私,但心理还是不太放心。前几天,在一个网友的推荐下,在网上下载了一个‘文件保险柜’,把一些不想被比人看到的文件等加密起来,这样别人再使用我的电脑时就不会有任何担心了。不仅如此,我还推荐我的同事每人安装了一个,这样以后大家再相互借用电脑也就无所顾及了。”
 
目前,加密软件正以迅雷之势盛行于网络,但是否真的名副其实,并不得而知。用户之所以使用加密软件,初衷是为了保障电脑的安全,如果不加小心地随意下载,很可能使电脑埋下不安全的隐患。
 
面对网民们近乎疯狂的下载之风,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网上软件鱼龙混杂,不排除有不人趁此时机制造虚假加密软件,以窃取电脑用户信息的可能,因此建议网民们在网上下载类似加密软件时,一定要做好病毒防范工作,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当然,出于安全的考虑,有很多人还是宁愿花钱购买更为保险的正版软件。一位代理“毒眼”产品的代理商说:“毒眼的安全系统中也含有‘文件保险柜’的功能,用户可以将敏感信息事先装到保险柜里面,就可以使这些文件不能被别人访问。最近这段时间,购买毒眼的用户也有明显增多,其中有不少人是冲着这个功能来买的。毕竟这个比网上不知名的软件要可靠得多。”
 
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针对数据加密的产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智能,但是俗话有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以破解为神圣使命的黑客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电脑安全之路上,正义与邪恶双方的较量还将不会停止。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