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企鹅能够忍受严寒却逃不过酷暑。(图片提供: Michael Van Woert/NOAA NESDIS/ORA)
那些研究古气候模式对南极海域造成影响的科学家,如今得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尽管那里的居民能够依靠最有限的资源捱过一个接一个的冰川期,但它们却可能无法承受预言中的未来100年温度升高的洗礼。其中最危险的要算占据食物链顶端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例如帝企鹅和海狮。
地球气候如今正在迅速变暖,然而在过去的200万年中,多达20次的冰川期却将地球的两极牢牢冻住。尽管面临这样严酷的环境,生活在两极地区的生物体和生态系统依然顽强地挺了下来,并且在间冰期期间向外爆发。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这正是英格兰南安普敦大学的进化生态学家Sven Thatje和同事想要搞清的问题。研究人员对南大洋海底沉积岩心中的化石证据进行了细致分析,同时详细对比了已经发表的关于南极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数据。基于他们的发现,研究人员在将于3月份出版的《生态学》杂志上报告说,在过去的冰川期中,即便是最冷的气候也不能将南极洲的生态系统从地球上抹去。每当此时,大部分的极地生物会转移到更深且稍微暖和一点的水域——对于企鹅来说,它们会沿着扩大的海冰寻找食物,在条件改善后,这些南极生物又会返回祖先生活的栖息地。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坏消息是,这些生态系统很容易受到温暖气候的攻击。用Thatje的话说,南极生物只是“适应寒冷的冠军”。他说,过去它们所生存的环境要比今天的状况严酷得多,但是它们的适应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这些生物无法忍受高温。Thatje表示,在极地区域,哪怕温度只升高几摄氏度,某些依赖于寒冷环境的生物就会消亡。他说:“如果气候变暖,南极的生物哪儿都去不了。”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南安普敦大学深海生物学家Paul Tyler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它揭示了某些食肉动物——例如鲨鱼和大型蟹类——如今正向之前因太冷而无法涉足的海域进发的事实。Tyler指出,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期内,当地的被捕食者种群已经适应了食肉动物的存在,并且学会了如何防御,但是新的变化由于太迅速而很难被生物所适应。因此他说,“食肉动物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从而大大降低极地大陆的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