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新年,因获得2007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陆品燕与其他9位获奖同学一起,被学校邀请参加新年电影晚会,和校长顾秉林一起敲响了新年的钟声。
陆品燕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研究生,在读两年里,陆品燕先后在高水平国际会议发表9篇论文,包括理论计算机界的最高会议STOC、计算复杂性理论领域最高会议CCC、算法设计方向的最高会议SODA等。特别是在欧洲理论计算机重要会议ICALP 2007上的论文Holographic Algorithms: The Power of Dimensionality Resolved,获得欧洲理论计算机协会颁发的最佳论文奖,成为首次获得该奖的华人学者。审稿人认为,这项工作是计算复杂性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
然而,这位同学眼中名副其实的“学术牛人”,心态如此淡泊,对他来说,每个引人瞩目的成功都“纯属天然”。
从高中始作“研究”
在记者的想象中,取得这样骄人学术成绩的陆品燕一定说话严谨、惜时如金又充满斗志,见面才发现他一身休闲打扮,长相酷似电影明星梁朝伟,拥有阳光般的笑容,手拿一个本子一支笔,待人礼貌又很随意。
话题就从他2007年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说起。
获得研究生特等奖,陆品燕感觉多少有些意外。他觉得相比其他参加特等奖学金答辩的同学,自己的社会工作方面要差一些,主要依靠的是学术方面的成绩,而这对他而言“似乎并不是什么吃力的事情”。
陆品燕说自己一直对理论比较感兴趣,尤其是数学方面。从高中时代开始,他就已经开始像模像样地作数学理论相关的“研究”了。他中学就读于浙江嘉兴一中,当时即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多门学科竞赛中获奖,因此于2001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陆品燕“喜欢科研”,因为深切感到科学特别是数学的美丽。他说:“对一切美丽的东西,我不会变得冷漠。”并在特奖答辩会上这样介绍自己:“一直努力成为一个工科出身、有理科情结的哲学思考者。”
睡觉睡到自然醒
与本科比起来,陆品燕觉得研究生阶段时间安排更自由些,不过科研的压力很大。但在他的描述中,记者发现他生活丰富、充实而又“轻松”。
陆品燕有一个对研究生而言多少有点“奢侈”的习惯,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想起床时才起床。每天下午和晚上是他学习、工作的时间,通常呆在实验室演算有关命题,或参加同学们组织的数学讨论班。有时,系里的老师会安排他修改作业、试卷,他只要有时间都会欣然帮忙。上午的安排纯看起床早晚:早起直接去教研室,晚起就吃过午饭再去教研室。
谈起自己的导师,陆品燕非常感激姚期智先生为弟子们创造了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全面的学术交流环境。陆品燕和副导师蔡进一的接触更多一些,陆品燕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与蔡老师的讨论中完成的。“每个老师的风格都不一样,但你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得到很多收获”。
正是由于导师的关系,陆品燕有更多机会在美国知名大学做短期学习,近两年来,他累计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国外。其中呆的时间最长的是蔡进一所在的威斯康星大学,同时由于他在计算复杂度方面的贡献,曾应邀在波士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短期访问,并作专题讲座。
谈起这些经历,陆品燕显得很平常,对比国外知名大学的学生,他认为中国的一些学生只是因为英语和性格方面的原因显得不够活跃,但能力绝对不差。
研究的快乐分为三段
两年内发表9篇论文,得益于他轻松背后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他勤于思考的努力。
在陆品燕看来,研究是快乐的过程。他把这份快乐分作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寻找问题,需要阅读大量论文和书籍,分析题目的可行性;第二阶段,研究,“最忙但最开心,一天到晚都在谈论”;第三阶段,写作,当演算有了结果,自己觉得大概对了,论文自然也就问世了,因此感觉压力会小一些。总的来看,三个阶段差别很大,却都有不同的收获与乐趣。
陆品燕喜欢与人合作,他的主要成果都是跟人合作出来的。理论数学和工程研究不同,合作形式自然也不是每个人负责一个小项目或一段程序,更多的是志同道合的人对共同感兴趣问题的讨论。
“一个定理,证出来之前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我们需要有新的Idea碰撞。”陆品燕说,合作研究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极其深厚,只要投缘,不管同学还是老师,大家都能成为“道友”。
陆品燕有位同寝室的同学,两人有很多学术上的交流。他记得有很多次,尤其是当他处在一项研究的“第二阶段”时,两人早晨睁开眼要讨论,晚上睡着前还要一直讨论。有次晚上11点多,聊得兴起还爬起来翻出纸笔演算,激扬起彼此最大的快乐。
理论研究做到哪一步才算成功?陆品燕说:“当某个问题对领域的发展很重要时,谁能解决都算成功。要在理论界获得认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论证过程很漂亮,一种是得到与大家之前的猜测相反的结果。”
试图解决世界上没有人解决的问题,面对的难度难以评说。陆品燕表示,这个过程有太多未知数,总是需要反复不断的尝试;如果实在不顺,也要考虑暂停或退出。“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随缘是福
陆品燕更陶醉于研究“第二阶段”的快乐。他说,自己从未设定太高的目标,从来只是做自己愿意的事,也能时时收获一些成果,而“生活就该是这个样子”。
谈起自己的业余爱好,陆品燕脱口而出——“打牌”。他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和同学在一起打牌,各种各样的牌类游戏,他都有兴趣。他喜欢这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游戏,也喜欢那种与朋友在一起的气氛,他觉得非常放松。
陆品燕对未来有些大略的规划,总的来说就是无论作研究还是人际交往全都随缘,不设定过多的目标或路径。他不期待取得导师那么高的成就,理想的生活是“一直作理论数学研究,到世界各地与最聪明的人交流,没有太多经济上的困扰”,满足于“不断有些进展”、“充分享受过程”,而不一定要立刻达到什么目标,认为“如果太在意结果,就可能没有兴趣了”。
“大家都说你不错时,你会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陆品燕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