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下简称评估工作)的第一轮评估工作至今已接近尾声。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和探索,对下一轮评估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随着评估工作不断的开展,社会各界对该项工作的批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厉,不少公众媒体,包括高等院校中的有关群体,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也有很多的异议。这里的批评或异议,情感的发泄不少,理性的审视却不多。基于理想的展望过于虚幻,难以企及;基于现实的改进策略又囿于政策框架,难以真正落实。
如何客观地看待种种批评?如何在发泄的快感之后理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评估工作中的难题?可能还要回到实践,从实践的反馈、“评估中人”的反馈来看一看评估工作的实际成效。
评估中人,有学生,有教师,有高校管理人员,有评估专家,有评估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这些不同的群体都构成了评估工作的利益相关者。从评估政策的目标取向来看,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是评估政策的根本落脚点,而教学质量主要生成于课堂教学之中,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学生应当是评估工作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对评估工作成效最符合实际的反馈应该来自于学生和教师,但是学生作为教学质量改进的载体,他们对评估工作本身可能并不是很了解,从第一轮的经验来看,他们仅仅是以被观察者的身份参与评估工作。
因此,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收集有关评估工作的反馈信息是比较理想的。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质量改进的促进者和见证者;另一方面,很多教师直接参与了评估工作,对评估工作的实施比较熟悉,在调查中发现,分别有28.1%和54.1%的高校教师觉得自己“非常了解”和“了解”本科教学评估的具体内容。
为了解第一轮评估工作的成效,我们对部分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查,以期收集评估工作的改进意见,为完善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次调查共选择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高校各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6所,省属高校10所,面向教师共计发放问卷160余份,其中回收且有效的问卷为146份,有效率为91.3%,其中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5.1%、32.2%、33.6%和18.5%。
评估的现实基础:
扩招后教学质量下降没有?
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下降似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一判断使得教学质量开始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所关注的重点之一,也是促成教育部对各类高等院校进行质量评估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有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指出,高校的教学质量在扩招以后并没有下降,而是质量评价的标准应当多元化,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教学质量,肯定会认为教学质量下降。这其实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如果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进行纵向比较的话,有31.5 %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扩招后“明显下降”,49.3 % 的教师认为“有所下降,但不明显”。可见,评估工作对我国高校近几年来教学质量状况的基本判断是比较客观的。
对评估工作的认识
超过80%的高校教师认为开展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非常有必要”和 “有必要”,可见,他们对评估工作还是非常认同的。
关于评估结论,42.5%的教师认为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40.4%的教师认为“比较符合”,两者的比例之和约为83%,这表明,在教师看来,评估的结论还是具有较高的客观性。
85.6%的教师觉得教学评估与自己的工作“关系很大”和“有关系”,77%的教师认为评估结果的好坏对自己“有影响”。
关于高校的自评报告,19.2 %的教师认为“非常客观”,55.5 %的教师认为“比较客观”,8.2 % 的教师认为“部分内容与情况不符”,其余的教师反映没有看过自评报告。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在自评报告中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学校的教学现况,但同时,还是有部分高校没有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状况,不同程度地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
从评估专家进校考察期间学校的表现来看,教师认为学校教职工、学生和教师在评估期间其表现“和平时差不多”的比例分别是45.2%、45.9%和58.9%。可见,在学校被评估期间,学校教职工、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去刻意地表现自己,评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高校教学的常态下进行的。
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合理?
从总体上看,44.5 %的教师认为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合理”,认为“不合理”的比例为28.8 %,另有26.7%的教师“不了解”评估指标体系。比较来看,综合性大学中的“985工程”高校、省属高校和理工类中的“985工程”高校、省属高校对现行评估指标体系合理性的判断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省属的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均有50%左右的教师认为指标体系“合理”,而“985工程”高校只有约28%的教师认为“合理”。可见,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系更加适合于省属高校,而不太适用于“985工程”高校。因此,对本科教学评估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需要体现差异性,分类评估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评估结论的客观性
与对学校改进的成效
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一共有“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和办学特色”等8个一级指标,鉴于有超过80%的教师认为自己了解本科教学评估的具体内容,调查特以教师自评的方式来估计学校的教学状况,并通过和官方的评估结论进行比较,以说明官方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校自评的结果在各个一级指标上均介于“优秀”和“良好”之间,除了在“办学指导思想”这一指标外,其余指标上的得分都更接近于“良好”。而调查所选择的全部样本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论都是“优秀”。可见,两个不同群体在评估结论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评估工作对高等院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在各个方面所发挥的影响程度是不一致的。从对8个评估指标体系的影响来看,评估在“教学条件与利用”、“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管理”等指标上对学校促进作用最大,而在“学风”、“教学效果”和“办学特色”等指标上的促进作用最小。具体而言,评估工作在“改善教学基本设施”、“促使学校更加重视教学工作”和“规范了日常教学工作”等方面对学校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而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风”、“学生的进步显著”等方面对学校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这表明,评估工作所发挥的实际功能,主要在于规范高等院校教学的外在条件,而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却相对薄弱。这也反映了评估工作注重教学条件保障、忽视教学活动的不足。评估工作的改进,需要更多地关注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活动,这样才能抓住教学质量的核心。
最希望评估工作得到改进的地方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评估配套政策”等是评估工作中教师最希望得到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评估的指标体系高度统一,所有的高校共用一套指标体系且大部分高校的评估结果都为优秀,评估结果没有很好的区分度。
在评估方法上,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评估的积极性,高等院校也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教师普遍希望教育部、高校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
期望谁来组织实施
教学评估工作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高等院校期望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由“教育评估的专业学术研究组织”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来实施,两者分别占到所有调查结果的30%和21%,两者之和超过了51%。而期望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评估”的比例也接近20%。期望由“非盈利性的社会中介机构”和“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事业单位”进行评估的比例均在11%左右。
可见,当前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评估虽然具备足够的权威性,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在评估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上存在不足,这可能是导致高等院校倾向于由“教育评估的专业学术研究组织”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来实施评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阶段,非盈利性的社会中介机构由于权威性、专业性等方面的欠缺,也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可。
评估工作的后续改进,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评估专业协会与研究机构的力量,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中立性和客观性。
评估下一步如何走
评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部分院校没有客观地反映学校的情况;评估的指标体系过于笼统,没有能够充分体现不同高校的特点;评估的结论可能被高估,且区分度不高。从评估工作的成效来看,高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规范改进程度比较高,但在学风、学生的进步等体现教学质量核心的指标上,其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我们建议,第二轮评估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对高等院校进行合理的分类,结合各类院校的特点,设计评估方案,进行分类评估;其次,在评估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评估等相关专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作用,提高评估的中立性和客观性;最后,在改善第二轮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层面,需要进一步贯彻“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的原则,紧紧抓住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围绕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来进行评估设计。毕竟,学生是教学质量的最终载体,他们的发展是教学质量及对其评估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