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本身没错,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是我国的评估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在接受采访时,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表示,我国现有的评估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需要更多样的指标体系
杨东平首先肯定了评估对于新建高校的促进作用,他认为,评估对指导新学校建立办学规范和自己的教学秩序非常必要,尤其很多“年轻”的、刚刚升格的高校更需要评估,以达到以评促建,提高管理水平和制度建设能力的目的。如果作为一种“合格评估”,帮助新大学规范管理,是有很大的合理性的。
然而,对于那些优秀的大学,再去这样评估就意义不大了。“办了几十年学的学校,因为评估把气氛搞得很紧张,学校花一年的时间来准备,结果95%以上都是优,这能起到什么作用?”杨东平认为对于高等学校应当分类管理,我国目前存在多种类型的学校,用现有的一套指标体系显然非常不合理,例如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学校,其条件和水平完全不一样,那些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应该完全放开,不参加这种评价,或者建立另一套适合它们的评价体系。
评估的方式应当以
常态行为和公开数据为主
对于现行的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杨东平表示有些内容并不合适。“有些要求非常高,比如要求教授授课的比例,几乎没有多少学校能够达到这个标准,这是迫使人造假。而有些要求,例如教师当中博士生的比重等,这些都是常规统计,学校的报表里面都有,根本就没有评估的必要。”
杨东平说,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认可程度,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很多都是公开的:如几个人拿了诺贝尔奖,学生就业率高低等,如果检查的是这些客观存在的公开信息和客观指标,大家就不可能去为了评估而造假。评估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至于目前所采取的提前安排、定时的评估方式,杨东平为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目前很多国家评价餐馆水平都采用“美食家”的制度,即聘用一批美食家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去饭店吃饭,然后把评价反映给餐饮协会。他认为这是一个真实的评价,而不是事先告诉他某月某日我要来检查,这样做不免流于形式。
同行评价重于行政评价
有一些评价高校的重要指标,比如学生的培养质量,杨东平觉得真正的评价应该是来自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但目前还没有这一类评价体系。“在国外公共信息系统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大学生一年后的就业率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反映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这很有价值,但我们目前还做不到这点。”
杨东平认为对高等学校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行政化的评价,而是同行之间的评价。“虽然目前参与评估的也是校长、老师,但就整个模式而言还是政府在评,老师没有什么发言权,我们缺乏这样一个公开的过程,一个制度化的程序。”
“问题不是要不要评价,而是如何评价,由谁来评价,怎样完善我们的评价制度,怎样设定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而不至于形式主义泛滥,劳民伤财。需要对不同的大学分类管理,需要制定新的评价标准。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讨论。”杨东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