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论 文 实名举报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科学时报>正文
杨振宁翁帆接力看曙光
 作者:钟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9 23:22:35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长夜。我和联大同学们就成长于此似无尽的长夜中。幸运的,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85岁,看不到大天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
 
杨振宁翁帆接力看曙光

 
1月6日下午,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层举办的“《曙光集》新书发布会”上,作为该书作者和编译者的杨振宁和翁帆,成为会上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夫人、北京大学教授许鹿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钝和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主席兼总编潘国驹等作为嘉宾出席此次发布会。
 
杨振宁在《曙光集》的封底写道:“这本书里面有:二十世纪一个人的历史,二十世纪一个学科的历史;也反映了二十世纪一个民族的浴血重生的历史。”
 
从《读书教学四十年》到《曙光集》
 
1985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了杨振宁的第一本中文随笔集《读书教学四十年》,1987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该书的影印本。三联书店副总编辑李昕介绍说:“20年中,三联书店始终在关注着杨先生的新著作,这次是我们在互联网上读到一则简讯,说翁帆女士正在帮助杨先生把一些英文作品译成中文。杨先生说他自信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于是我们便与杨先生联络希望这本书由我们出版。我们很感谢杨先生对三联的信任,他很快和三联签订了出版协议。”
 
作为杨振宁的随笔集,这本《曙光集》并没有延续他以前的《读书教学四十年》、《读书教学再十年》的取名方式,这里面有着他的另一番寓意。杨振宁说:“关于这本书的名字《曙光集》,这也是翁帆跟我讨论了很久的,在她所写的《编前言》就谈到了‘曙光’的含义。这里面的含义非常复杂,而且是跟今天中国13亿人对于世界的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翁帆跟我讨论了以后,我们最后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好,正因为它不是绝对准确,所以含义是多方面的。我曾经想把它翻译成英文,这是翻译不出来的。因为翻译成英文dawn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早上的曙光,一个是晚上的曙光,我不愿意这本书将来被翻译成‘晚上的曙光’。”
 
李昕说:“这本书对杨先生来说是30年的随笔写作的总结之作和代表之作,又是继往开来之作。他把这本书命名为《曙光集》意思是他在这本书里展望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具体来说这曙光是什么呢?杨先生所说的曙光是21世纪一个民族蓬勃崛起的曙光,是21世纪我们国家基础科学发展的曙光,是21世纪杨振宁先生个人生命充实愉快的曙光,所以在《曙光集》这本书里杨先生收录了16幅最绚烂的彩图,放在书的结尾,这可能是杨先生的某种暗示,意味着美好的风景在曙光后面。”
 
20世纪物理学科的历史
 
在《曙光集》一书中,精选了杨振宁及其友人所写的50多篇文章,包括论文、演讲、书信、访谈、散文等,其中约一半文章未曾结集出版,很多篇目也从未发表过。
 
作为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经历者,杨振宁在书中,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物理学的美,回顾了20世纪量子学发展史,追念了他同许多著名物理学家的过往,以及这些科学家的成就。他说道:“这本文集里有一部分是关于物理学的历史。大家也晓得,20世纪是物理学整个历史上振荡最大的一个世纪并有了最重要的观念性的革命。这里有很多有重要意义的、长远发展的一些事迹、一些人物,我因为在这个行业里做了很久,而又因为恰巧最近这些年有很多世界的大物理学家诞辰100周年纪念,我曾经用通俗的语言进行一些演讲,关于他们的事迹以及他们做人的方法,像这一类的文章有很多收集在里面。”
 
顾秉林坦言自己选择报考物理专业以及五次重大的人生选择都是在杨振宁先生的影响下做出来的。他在阅读《曙光集》的时候也注意到“这本书当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谈到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谈到了发展中几个重要的里程碑,也谈到了为这个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伟大的物理学家。在讲述当中,杨振宁先生显示出了周密而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屋建瓴的气势,再加上很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使人不忍释卷。20世纪物理发展的动力、脉搏、困惑以及后来出现的柳暗花明等等都非常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得到了美的享受。杨先生对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如此举重若轻的把握,使大家增加了对物理学的兴趣。”
 
故人和亲情
 
书中,杨振宁回忆了与中外老友的许多交往,黄昆、邓稼先、陈省身、丘成桐、施温格……总结了他们的思想和成就,勾画了他们的经历和人生,殷殷的怀念之情跃然纸上。
 
怀念邓稼先的文章《邓稼先》现在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许鹿希在发布会上说:“邓稼先和杨振宁他们两人的父亲都曾经是清华大学的教授,邓稼先和杨先生两个人半个世纪的友谊情深似海。在念中学、大学、研究生期间,杨先生多次帮助邓稼先,邓稼先到美国以后,在没有拿到奖学金之前,是杨振宁帮助邓稼先的。1986年,邓稼先患病,杨先生曾两次去医院看望,与邓稼先先生合影。我们都明白,杨振宁先生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想挽救邓稼先先生的生命。邓稼先对杨振宁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十分推崇,他曾经多次对我说,如果不是诺贝尔奖规定每个人只能在同一个领域获一次奖的话,杨振宁应该再获一次诺贝尔奖。他不但影响当代,他的前瞻性是将以世纪来论的。回顾邓稼先的这些话,更体会到三联书店出版的《曙光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当说到杨振宁先生尽力帮助抢救邓稼先生命的时候,她不禁哽咽起来,眼角泛出泪花。
 
在《父亲和我》一文中,杨振宁梳理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温了与父亲在一起时的幸福和收获,以及后来分离两岸的痛苦。现在,虽然父亲已经过世,但“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直至今日,杨振宁还时常念起:“父亲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周光召院士也被这篇文章深深感动:“我认识杨振宁先生首先是认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曾经到过我当时工作的一个实验室里参观,那时候他刚从日内瓦回来,我深深感觉到杨老先生是非常爱国的。后来我看了杨振宁的《父亲和我》这篇文章之后,我更深刻地了解当时他和父亲之间心理上的冲突,确实写得非常符合当时实际的情况,非常真实。杨振宁先生还有一位非常值得敬爱的母亲,我希望杨振宁先生能写一篇‘我与母亲’,因为那能表现出非常真的感情。我们在北京、在香港都见过他母亲多次,也看到杨先生和他母亲之间的关系——母慈子孝,充满了中国人文精神。”
 
厚重的责任感
 
刘钝说:“无论是高深的科学问题,还是讨论关系民生的社会文化问题,杨先生的文字都浸透着厚重的历史感。这本文集第一篇发表于中国改革开放的1979年,令人感动的是杨先生在其中谈到自己40多年前的一段经验,‘那时候我在北京承德中学念初中,为了参加中山公园里面的初中生演讲比赛,我非常紧张,我的讲题是中学生的责任。’而在文集的最后一篇,也就是离今天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新加坡的一个媒体采访当中,杨先生谈到自己出生的年代正好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并且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明时代的黑暗和当时知识分子的悲哀,这也使我们想到杨先生在1957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他说自己是以沉重的心情来叙述这些往事的。”
 
杨振宁说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改变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位科学家将自己个人的事业和民族大业融为一体的精神,体现在《曙光集》的每一篇每一页。
 
“我们是天作之合”
 
尽管在这次发布会上杨振宁和翁帆没有像平常出现在公众视野时那样十指相扣,而且在媒体频频的闪光灯前翁帆依然显得略有些拘谨。不过,在会议现场当有人提问,而杨振宁听得不太清楚时,翁帆便会在他旁边悄声耳语,在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中,大家也都能感受到他们的融洽与默契。
 
翁帆编选了书中所有文章、翻译了一些从未曾译成中文的论文。书中还收录了《我们是天作之合》等文章及访谈,发表了他们自己对这段恋情的宣言。其实,不仅如此,这本书的编写缘起,也正是源于他们的生活感悟呢。
 
杨振宁说:“我跟翁帆是三年以前结婚的,结婚以后通过这几年的接触,我就知道我们之间是有一个代沟,因为我的80多年的经历跟她比较短的经历中间所有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想这整个影响了我们对于一切事情的看法。当然很显然,这就是代表今天在国内乃至国外各个不同年纪的人对于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没有的一种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感受。”因此,他萌发了出这本书的念头。
 
在《编前言》中,翁帆写道:“编这本文集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他看着一个民族与社会经历了许多变化与发展的阶段,而像我这一代人很难有一样深刻的感受,因为在我们懂事的时候,社会已经开始迅速地发展了。我从而也明白了他寄托在书里的热情与希望。《曙光集》也可以说是这20多年间振宁的心路历程——他走过的,他思考的,他了解的,他关心的,他热爱的,以及他期望的一切。”也许通过这本书的编选和翻译,他们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界限,把对方介绍到彼此的年代里。
 
E-mail推荐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