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明伟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9-5 0:34:23
没有终点的科技奥运
 
9月4日,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彩排。作为开闭幕式第一道安保防线,中科院科研人员为北京奥运会“量身定制”的人脸识别系统还将大显身手。
 
这套系统,不过是中科院为奥运会胜利召开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个缩影。在鸟巢的屋顶上,有中科院研发的光伏组件,它们发出的电能供给体育馆地下车库照明;在北京环境质量改善的背后,是中科院建立的覆盖北京及周边区域的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蹦床、赛艇等项目的突破,离不开中科院科研人员为运动员制造出的忠实可靠的“虚拟陪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创新科技服务奥运座谈会上说:“这次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是个机遇,对体育健儿是个机遇,对科技界同样也是个机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新的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机会。”
 
无疑,中科院以自己在支撑科技奥运中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宗旨。早在2006年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访时,路甬祥院长就这样描述中科院:作为一个国立研究机构,它存在的价值就是要为国家、为民众解决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瞄准国家战略的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做大事。明年11月1日,是中科院建院60周年,这个与共和国同龄的科研机构,一直以来就把国家和人民放在首要位置。比如,在事关国家和人民最高利益的“两弹一星”、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等重大项目上,中科院就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代科技发展的实践证明,战略需求驱动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一般来讲,战略需求的要求高、难度大,需要综合各学科成果,需要各部门、各领域集成发力。科技奥运是这样,突破核心技术、实现系统集成是这样,解决环保、能源、粮食等重大问题也是这样。恰恰是这些需求,提供了一个服务国家人民、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就是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毫无疑问是实现自己使命的过程。
 
奥运会终有闭幕的时候,科技奥运却不能有终点。一方面,诚如路甬祥院长所说:“它带动起来的许多成果实际上将成为我们持续创新的新起点,成为创新跨越的起点。”当我们把科技奥运的成果放到更大的背景下,它的领先能否持续?它的目标能否更高?另一方面,科技成果不能仅仅满足一次比赛或者几个场馆的需求,还要尽最大可能推广应用,实现其社会价值。有不少项目,比如水处理技术、除甲醛技术等,就有产业化的条件和潜力。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成果转化的难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愿某些科技奥运项目能丰富成果转化的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都为科技人员提出了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重大目标。科技奥运是一次练兵,也是一次证明,证明中科院作为科技战略国家队,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使命,有能力在自己的奥运赛场上夺取一块块金牌。
 
在没有终点的科技赛场上,我们相信,中国科技事业会走得更快、跃得更高、变得更强。
 
《科学时报》 (2008-9-5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