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石明山 郑原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8-5 21:53:53
吉林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吉林省实施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如星星之火兴起在吉林大地,帮助广大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日前,吉林省科技厅对30个专家大院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结果表明,这些专家大院的首席专家每年在农村生产第一线工作时间70天以上,推广科技成果及新品种203个,建设科技示范基地124个,推广或示范面积1203万亩,带动农户19万户,举办科技培训班518期,培训农民10.5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8万份,共创经济和社会效益10亿元。
 
吉林省从2004年初开始实施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工程。4年期间,分4批共建设省级专家大院50个,市(州)级专家大院83个。这次验收的30个专家大院涵盖了玉米、大豆、水稻、畜牧、特产等多个领域。
 
专家大院运行模式主要是专家、企业、农户、协会、示范基地和技术成果6个要素构成的不同组合。经过实践,“专家+企业+协会+农户”的组合模式,纵向联结技术和农户,横向联结企业和市场,运行效果较好。它真正展现出了示范、推广、服务、培训、研发和实习功能,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星火科技专家大院这个载体,把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科研成果导入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加速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吉林省农科院与长岭兴和牧业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优质肉羊现代生产技术示范星火科技专家大院”,以研究员吕礼良为首席专家,把省农科院已有的技术成果,在原种基地和专家大院进行舍饲、育肥、人工授精、高频繁育、疫病防治等技术示范、展示和应用。3年间共开展人工授精10万余例,在原种基地(种羊场)开展萨福克肉羊胚胎移植,获得胚胎移植纯种羊640只,使种羊场增加经济收入192万元。改良肉羊品种30万只,增加农民收入900余万元。
 
由吉林省农科院与吉林市东福米业共建的“水稻优质、高效节水示范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在孤店子镇推广了一批水稻新品种和新技术。2005年,专家大院在孤店子镇示范推广超级稻吉粳88及配套栽培技术,建立200公顷连片超级稻核心示范区一处,进行超级稻新品种群的推广与展示,实现亩均增产150公斤。2007年,超级稻吉粳88、吉粳83和吉粳102已经成为吉林地区种植面积前三位的品种。
 
专家大院的建设培育了一批新的区域特色产业。如延边的黄牛、东丰的梅花鹿、农安的白鹅、白城的燕麦、蛟河的食用菌等。在吉林白城市,以白城农科院和白城林科院为技术依托,建设了“燕麦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和“西部干旱半干旱植桑养蚕技术示范与推广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带动了白城地区燕麦产业和植桑养蚕产业的发展。在吉林农安县,通过“吉林白鹅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的建设,农安县白鹅饲养量已由原来的300万只发展到2000多万只。同时累计推广76项技术、25个品种,抓了29个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户36000户,示范商品鹅1838万只,创1亿元社会效益。
 
专家大院建设吸引了企业及社会资本的进驻,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形成了从技术到资本到产业水平提升,再到促进技术进步的良性循环。
 
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所建设的“北方毛皮动物高效养殖技术应用示范星火科技专家大院”通过对吉林省大安、松源、蛟河、农安、吉林、磐石、桃南、舒兰等地市的养殖户,在毛皮动物的疫病防治、饲料配制、种源采购、疫苗防疫、饲料购置等方面开展培训,坚定了养殖户的信心,提高了养殖水平,仅2005年就带动了养殖毛皮动物的农户200多家,辐射狐、貉、貂数万只,扩大了毛皮动物集中养殖地的养殖规模。毛皮动物养殖技术的提高、农户养殖水平的提升和产业规模的壮大,还吸引了外资的进入,美国其仕公司计划投资人民币2亿元以上的项目落户在吉林市昌邑区左家镇迎风村,将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年存栏50万只的水貂养殖基地。
 
同时,专家大院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吉林农业大学与抚松县露水河林业局共同建设了“人参栽培星火科技专家大院”,专家大院和林业局等几方共同组建了吉林中森药业有限公司,采用吉林农业大学的人参栽培先进技术,建立了5个科技示范基地,总面积185万平方米;建立种源基地4个,总面积76万平方米,常年用工大约120人,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农忙时增用农民和林业工人150人,每人每天支付工资50~60元,仅这一项为每名工人每年增收4000元以上。
 
《科学时报》 (2008-8-6 国内)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