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土地安全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高效盐土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于日前顺利通过了中期现场验收。
据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邢军武开始对碱蓬进行长期研究,通过碱蓬的作物化,实现了盐碱环境的直接农业利用。同时,通过在盐碱荒漠种植碱蓬等盐生植被,控制和消除盐碱尘暴,奠定了荒漠盐碱环境生态治理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此外,还可以利用广袤的盐碱荒滩提供充足的生物质能源,有效解决生物能源与粮食生产争地的矛盾。该课题获得的不同性状的优良种质品系及其种源繁育技术、栽培技术,将为盐碱农业产业和盐碱荒漠生态修复以及生物能源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据了解,通过连续选育,课题组将碱蓬分成油料和蔬菜两个系列,并建立了中科碱蓬油料1号和2号两个品系。碱蓬油料1号在表土盐度2%的盐碱地,其种子产量达到亩产300公斤,植株高度达到2.5米,单株覆盖半径0.6米;碱蓬油料2号可以在表土盐度5%的盐碱地,亩产达到110公斤。同时,课题组建立了中科碱蓬蔬菜1号,在盐度2%的盐碱地,亩产鲜菜达到2500公斤。目前,碱蓬食品添加剂研发及其专用种苗技术已与相关企业签订转化合同。
同时,在盐碱荒漠的植被修复和重建方面,课题组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种源繁育规模化种植生产面积达到500亩,荒漠修复面积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