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雄故里奏响科学发展新曲 |
——河北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掀起创建科学发展示范村热潮 |

宋志永在四川安县小坝镇搬运建材,为受灾群众搭建帐篷
清风送爽的初夏,我们来到了宋志永等13位赴湘救灾农民的家乡——河北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100多人在村头热火朝天修路的场面,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一边擦汗一边告诉我们说:“村里要建科学发展示范村,我们也出一份力。”
东八里铺村位于玉田县城东4公里,102国道两侧,现有村民511人,152户。这个原本很普通的村庄,因为在今年年初南方抗击冰雪的战斗中涌现出了宋志永等13位赴湘救灾农民而日渐被人关注。今年3月5日,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来到该村慰问宋志永等13位农民,并做出“要把东八里铺村创建成科学发展示范村”的重要指示,由此指引该村踏上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为加快东八里铺科学发展示范村创建进程,县委书记李晓军先后五次组织召开由农经、电力、交通、水务、文明办等县直相关部门及镇村干部参加的调度会和现场办公会。要求各有关单位要把东八里铺村建设作为全县科学发展示范村创建过程中的头等大事,自觉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全力以赴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县委书记李晓军把该村确定为自己的联系点,多次带领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工程建设现场,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就如何把东八里铺村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村,同该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及13位赴湘救灾农民代表座谈,广泛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部门更是戮力同心,慷慨解囊,农经局为所有旱厕改水厕的各户村民免费安装了高效太阳能热水器;玉田镇政府为旱厕改水厕的每个农户补助了1000元资金;林业局对村庄绿化进行规划设计后,免费提供价值5万元的苗木;交通局出资近100万元,为该村铺设水泥路;县电力局负责联系唐山一家企业为该村无偿提供50盏太阳能路灯;县文明办、文体局、卫生局出资10万元帮助村里建设村民中心、文体活动广场、卫生室以及绘制宣传文化长廊;县内6家水泥企业为村庄道路硬化免费提供了1000吨水泥。
面对未来发展
东八里铺人热情迸发
赵勇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全县上下的大力支持,让东八里铺人看到了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全村上下信心百倍。4月中旬,该村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等6名专家学者为该村的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规划设计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该方案既关注了东八里铺村的区位特征、工农业产业基础、资源优势、村民文化水平,又考虑了县域经济特征及东八里铺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对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村两委班子兴奋地向我们描述起建设科学发展示范村的美好前景:让村民富起来,把东八里铺发展成为以蔬菜为主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和玉田县包尖白菜生产基地,增加农民收入;让村庄亮起来,把村里的街道都安装上太阳能路灯,既美观又节能;让村庄暖起来,引导老百姓把习惯的土炕改为保暖效果好的吊炕;让村庄美起来,不仅规划整齐统一,还将进行庭院绿化、美化,扮靓整个村庄;让群众乐起来,完善村民中心建设,多组织有意义、有乐趣的群众文化活动,让老百姓享受充足的精神生活;让农村经济循环起来,在广大农户当中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结合旱厕改水厕普及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既节约能源又能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广大村民更是热情迸发,村里开展的各项创建活动,村民们都全力支持、踊跃参与。整修路面、安装自来水、植树绿化等活动,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宋志永等13位农民、老党员及村干部起早贪黑,最晚干到晚上8点多,白天在外上班的同志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见缝插针也要来搭把手。在新能源使用上,宋志永等13位农民更是率先垂范,带头进行旱厕改水厕和建设沼气池,仅20天的时间就有81户完成了旱厕改水厕,有35户报名建设沼气池。村路整修要拆除20多处超占猪舍、草厦,没有一家村民闹意见,仅3天时间就全部自行拆除。安装自来水管道需要占用村民宋乃成和白文成种植的2亩多地膜豆角,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在损失5000多元未而向村里提出任何补偿要求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他们连夜腾出了施工用地。
在为村里解决人畜饮水安全的过程中,为强化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村两委班子组织了一场捐款活动。全村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小学生,以及在外工作的人员踊跃捐款,他们或5元或10元,或100元或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仅两天多的时间,全村152户全部捐款,捐款人数达320人,捐款3万多元。宋志永等13户村民还主动捐献沙石料,共计150多方。在施工过程中,主管道与各户连接的支管道工程,在没有组织发动的情况下,全部由各家各户自行负责,全村共自发出义务工600多个,出资近5000余元,仅用20天时间,该村人饮安全工程就全部完工,共打202米深水井1眼,铺设主管道5000米,支管道6500米,该村152户全部通上了自来水。村民王宝国自豪地说:“现在不仅村容村貌变了,大家的精神面貌也变了,现在村里不管有什么事,大伙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子不愁发展不起来!”
构建和谐
东八里铺人精神昂扬
在东八里铺街道两侧的墙壁上,我们发现了一条醒目的标语:“节约一滴水、节省一度电、不用一次性用品”。村委会委员贾德全说:“建设科学发展示范村,我们得带头做文明村民。”
于是“讲文明、树新风”教育活动、“十星文明户”、“十星文明标兵户”的评比活动、宣传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规范》等一系列以弘扬宋志永等13位赴湘救灾农民“朴实厚重、知恩图报、甘于奉献”的精神,争当文明村民为主题的科学发展创建活动在东八里铺村自发开展起来,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爱蔚然成风。在村里植树、修路、改厕等过程中,路修到谁家门口,村民们都自发地定期浇水协助村里搞好养护工作;宋志永等13位农民主动帮助家里人手少的村民挖树坑、浇水;王稼祥还无偿为改厕的农户提供脚手架和脚手板。该村68岁的低保户宋乃如无儿无女,家里的3亩多农田都是左邻右舍帮助种的。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宋志永等13位农民又义无反顾的奔赴到地震灾区。13日早晨6点,13位农民的家属自发到村委会进行捐款,在他们的带动下,该村村民也自发汇聚到村委会为灾区同胞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仅1个小时就捐了3520元。宋志永等13位农民赴川救灾期间,正值当地西瓜生长的关键时期,瓜地里对花、打蔓、除草的农活非常多,为了赶上农时,他们的家属大都凌晨3点就起来干活,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着自己奋斗在四川救灾一线的亲人们。他们在把关爱奉献给灾区人民的同时,广大村民也没有忘记他们,村民张志中在得知赴川救灾的宋久富家里有一万多斤甘蓝急需外运后,二话没说立即主动驾驶自家汽车帮他的妻子把菜运到15公里以外的市场。
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东八里铺村着力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一方面大力绿化、美化环境。制定了详细的绿化任务分解表,建立了绿化管护责任制,与村民签订了绿化管护协议。目前,村庄外围已栽植毛白杨800棵,村街道路栽植玉兰树42棵、龙爪槐590棵。另一方面大力净化、亮化环境。村委会与全体村民一起制定了卫生公约,签订了卫生管理责任状,农户“自扫门前雪”,理好自家院,促进干部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从根本上扭转了脏乱差的现象,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提高。
东八里铺村,正合着唐山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的节拍,发扬“13位赴湘救灾农民”的精神,奏响一首科学发展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