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林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6 20:33:48
南疆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酝酿变革
 
按流域或县市开展节水、地下水开发利用、土壤盐渍化防治三位一体的综合规划,进行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与模式研究,并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建设,是解决新疆水资源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了摆脱水资源瓶颈,调节水资源供求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耗时3年,投资10.37亿元对南疆五地州地下水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据此,从2008年至2010年,围绕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新疆将在南疆的良好水源地和粮食主产区新建配套机电井5618眼,改造1129眼,新增地下水开采量10.12亿立方米,使30%以上的农田实现井水补充灌溉。
 
新疆南疆地区多属干旱地区,具备独有的光热资源优势,唯受缺水限制,许多地区无法实现复播和发展一年多熟制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农牧民增产增收均受到影响。
 
数据显示,南疆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为220.4亿立方米,2005年地下水开采量16.8亿立方米,仅占总供水量的5.5%,远低于全疆13.2%和全国20%的平均水平,地下水开发潜力巨大。
 
如此大规模的机电井建设和采水工程,如何保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备受瞩目。自治区专家顾问团成员、新疆农业大学教授董新光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疆地下水开发的关键是建立节水、地下水开发利用、土壤盐渍化防治三位一体的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积极开展综合规划与相关技术、模式的研究,加强田间节水,并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从而有效解决南疆农业用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切实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地下水利用与节水、治盐综合考虑
 
南疆塔里木盆地水资源总量为440多亿立方米,约占新疆水资源总量的50%,地下水补给量为220多亿立方米。新疆地下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转化而来,而南疆地区地表水转化量高达87%,其中河道入水补给量和灌区转化补给量各占42%、45%。此外还有与地表水不重复计算的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占13%。
 
“南疆地下水的特征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同出一源,而且地下水主要以地表水的形式转换、补给而来。”董新光说。他向记者解释,只要河道不经过大规模整治,其转化补给量基本能够保持;而灌区的转化补给量与地表水利用程度有关,地表水利用程度越高,灌区的转化补给量就越低。
 
也就是说,按现有新疆地表水利用程度分析,在未来15年~20年,南疆地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约为70亿立方米,而如果考虑到渠系水利用系数增长的因素(达到规划的目标值),南疆地区仍有50亿~55亿立方米的可开采量,“这个可开采量是稳定、有保障的”,他说。
 
在其向自治区提交的《关于开展灌区节水、治盐、地下水利用三位一体的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实施的建议》中,董新光分析了地下水利用、农田节水灌溉与土地盐碱化的现状与关系。建议指出,除了地下水利用的巨大潜力,新疆在农田节水方面也具有很大空间。新疆的单方水生产效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0%,2000万亩节水灌溉农田中高新节水农田为1174万亩,总体灌溉效率较低。此外,新疆灌区盐碱化耕地为1919万亩,虽然盐碱化趋于好转,但土壤母质盐分含量高,潜在危害和治理难度仍很大。
 
“南疆灌渠的地下水埋深较浅,潜水无效蒸发量较高,这既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又造成土壤盐渍化严重。”董新光说。
 
研究表明,干旱区地下水埋深3米~4米时潜水无效蒸发小,可以抑制土壤盐分向耕作层运移,所以调控地下水埋深(即埋深不小于3米)是灌区治理的重要指标。
 
董新光介绍,地下水开采在南疆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加灌溉水量,二是调蓄。特别是调蓄,在每年四五月份河道无水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大规模地下水开采将增强地下水的调蓄功能,为南疆发展两季粮食作物提供了可能。
 
综合上述因素,他建议在全疆按流域或县市实施节水、地下水开发利用、土壤盐渍化防治三位一体的综合规划,进行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与模式研究,并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建设。针对田间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对增加有效水量的突出作用,他同时建议加大农田节水资金补助力度,建立政府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将农业节省水量转为工业和生态用水,为干旱区生态环境改善、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条件。
 
技术与价格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关键
 
今年,南疆五地州将新建配套机电井1289眼,已有机电井改造配套376眼,新建监测井48眼,自治区政府将补助资金2.1亿多元。记者从新疆水利厅了解到,随着今年3月15日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口机电井开凿,南疆地下水开发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地州项目招投标及施工陆续展开,截至6月底,已建配套机电井491眼,实际完成投资8757万元。
 
机电井建设还体现了“三结合”的特色:即与粮食作物、特色林果业灌溉相结合,与农业高效节水建设相结合,与盐碱地治理相结合。
 
“提高地下水开采利用效率,一定要和高新节水技术结合。”董教授在今年的自治区政协会议上曾发出呼吁,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仍然认为这是首要的一条。“我们给水利厅提了建议:投资一眼井,后面就应该接着发展滴灌或喷灌节水技术。因为地下水的相对(开采)成本比较高,它不能简单沿用地表水的使用方法,必须结合高新技术提高地下水的一次利用效率,让单方水的效益最大化。”
 
目前新疆地下水利用与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结合日益紧密,技术和经验已很成熟。例如南、北疆都在实施的膜下滴灌技术,大部分都依托地下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而在南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阿克苏和喀什地区,结合此次机电井建设,也将大面积推广滴灌、低压管道灌等高新节水灌溉技术,在井灌区推广棉花、工业番茄、色素辣椒、优质花卉等农业和林果园艺作物的高效节水种植技术和面积。
 
新建机电井布置在总干渠、干渠和支渠旁边,既保证了井水“抽得出、输得走、用得了”,又为实现地表水、地下水两水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提供了依据。“要发挥这些井的效益,地下水与地表水一定要统一价格。”董新光强调。
 
他分析,总体而言,南疆地区的水资源非常短缺,而且利用效率低,近些年北疆地下水利用明显好于南疆,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南疆的水价及管理不统一。“两水统一价格,水管部门要统一管理、统一利用。”
 
“这些年南疆地下水开采滞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渠道的问题。”董新光认为,大型水利工程都是国家投资,修井等小型工程多为农民或县里自筹资金,资金没有保障。而此次自治区给予南疆五地州的新打机电井补助比以往要高,其中巴州、阿克苏地区每眼井补助10万元,喀什地区每眼井补助15万元,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每眼井补助20万元。“这些费用基本可以保证井的建设”。
 
为了实现地下水开发和盐碱地治理相结合,今年在南疆喀什地区的伽师、岳普湖、巴楚等县新打机电井中安排了许多竖井排灌井。实施竖井排灌井,其地下水位降深可达到60厘米~70厘米,对盐碱地改良具有较明显的效果。董新光说:“南疆盐碱地治理的关键,第一是作好节水,第二是利用好地下水,把地下水位降到3米,再配合生物、化学的措施,肯定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