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9日,斯坦福大学参加追思会的中国留学生及外国友人在点蜡烛。
美大学领导人慰问中国留学生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即5月14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艾美·古特曼(Amy Gutmann)就发表公开声明,对中国的大地震和此前(2008年5月2日)缅甸遭受的强热带风暴灾难(目前已造成超过10万人死亡)一同表达慰问之情。
古特曼说,在过去的两周时间内,全世界人民都亲眼目睹了发生在中国和缅甸的巨大的悲剧,看到了他们所面临的痛苦。宾夕法尼亚大学向这些国家的人民表示慰问,向那些受到灾害影响的家庭及其亲朋好友表示慰问,向在宾大正在悼念这些可怕事件的人们表示慰问。古特曼表示非常理解一些学生、教职工对于他们在受灾地区的亲人的担忧。并说:“宾大为你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帮助和服务,或许能够帮助你们渡过难关。宾大人的哀思与祈祷与你们同在。”
5月19日,斯坦福大学教务长(Provost)约翰·埃特开曼迪(John Etchemendy)参加了中国学生学者举行的追思会并且作了讲话。他在讲话中说,“今天,我们所有人站在这里,向中国人民及其遭受地震灾害的人们表达最真挚的慰问。这是一次巨大而又令人无法想象的悲剧。让我们为灾难中受伤的人们祝福。”
5月21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校长罗伯特·波基尼奥(Robert J Birgeneau)向全校师生发出公告,对在中国和缅甸发生的自然灾害深表悲痛。他说,伯克利分校将尽可能地为受灾地区的人们提供帮助。他还透露,该校的常务副校长、教务长乔治·布莱斯拉乌尔(George Breslauer)近期将到北京,将会向中国方面寻求在灾后重建中伯克利分校能够怎样发挥作用的问题。
当中国四川发生大地震的时候,正值以校长理查德·列文(Richard Levin)为首的耶鲁大学代表团在华访问。列文校长在给学校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达了他对地震受害者的关切之情。
5月19日下午,耶鲁大学本科生学院(Yale College)院长皮特·萨洛维(Peter Salovey)与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院长琼·巴特勒(Jon Butler)在一封发给全校师生的电子邮件中,鼓励大家参加守夜活动,缅怀遇难者。这封邮件还确认了正在中国访问的耶鲁学生和人员都安全无恙。巴特勒与耶鲁神学院(Divinity School)院长等一些学校的管理人员一道参加了当晚的悼念活动,并发表了讲话。他说,“对四川发生的地震以及为此遭受痛苦的人们,表示深切的哀痛。耶鲁与中国的交流源远流长,合作密切,我们真诚希望你们、你们的家庭以及你们所知道的遭受影响的所有人都一切平安。”
中国留学生集会表达哀思
一般来说,中国海外留学生在美国各大学都会有一个组织叫“中国学生和学者联合会”(或叫联谊会)(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在各种节日或重要活动时,联谊会一般都会出面组织,他们在中国留学生和留学学者中间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当四川的地震灾害发生后,在辽阔的美国大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美国各大学的联谊会都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各种追思活动,号召人们捐款,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在美国东部地区。5月18日晚,约有500名波士顿地区的留学生或是留学学者以及外国友人,在哈佛大学的纪念教堂(Memorial Church)首先举行追思会,然后在哈佛校园里举行烛光晚会并守夜,纪念地震灾害的遇难者,并且为灾区募捐。
5月19日晚,“耶鲁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组织了大约80名中国留学生与学者聚集在耶鲁校园的斯特灵纪念图书馆(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前守夜,他们举行了烛光晚会,悼念在大地震中的遇难者,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抗击这场灾难。正如耶鲁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后李默(音)所说,我们聚集在这里,不仅是为那些逝者或者为那些受到伤害的人们,也是为我们自己,我们藉此表达我们的感受。
5月21日晚7点,耶鲁大学与纽黑文地区的音乐家们聚集在斯普拉格大厅(SpragueHall)举行了一场题为“帮助不能等待”的特殊音乐会,继续号召大家为四川灾区的人们提供帮助。
在美国西部地区。5月19日晚,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该校的纪念教堂内举行了追思会,悼念在四川大地震中的遇难者。许多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参加了哀悼仪式。他们点燃蜡烛,寄托自己对逝者的哀思。
在美国西北部地区。5月20日晚8点半,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联谊会在华大校园著名的红色广场(Red Square)举办烛火守夜聚会。来自大西雅图地区(the greater Seattle Area)的华人及其家属以及亲朋好友来到这里,深切地悼念罹难者。
中国留学生全力募捐支援灾区
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联合会”在5月15日发出“向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公告。公告通报了四川地震灾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后,表示要从16日上午9点半到18日下午6点半在波士顿大学纪念马丁·路德·金的中央广场,连续三天接受各方捐款。
为了全力为灾区提供服务,“哈佛大学中国学生和学者联合会”成立了“救助四川灾民募捐志愿者执行委员会”,专门负责募捐等事宜。5月17日晚,“耶鲁大学中国学生和学者联合会”在耶鲁所在地纽黑文的戴维斯大礼堂(Davis Auditorium)组织了首次募捐活动。该联合会主席沈泓滢(音)说,对于海外留学生来说,我们不能回到家乡去做些什么,但通过募捐,希望能够给祖国人民提供一些帮助。无论我们离祖国有多远,我们仍然同属中华民族。
哈佛大学在5月18日晚的活动中筹得捐款3.1万多美元,而此前他们已通过其他途径得到1.5万多美元的捐款。而截至19日晚,“耶鲁大学中国学生和学者联合会”已经募捐到1万美元。该组织希望最终能够募捐到2万到3万美元。他们在与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协商后决定,该笔款项将用于四川重建学校。
据报道,美国东部时间5月25日周日下午5点半到晚上8点半(即北京时间5月26日凌晨5点半到上午8点半),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中心(Centeron Chinese Education)联合其他组织,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位于百老汇大道120街的科文中心(Cowin Center)举行赈灾义演。他们在海报栏中说,“让我们为5·12地震中的遇难者做点什么。让我们的爱与祝福与他们同在。让我们帮助他们。”
据悉,该场晚会包括中国戏曲、歌曲、舞蹈、曲艺、合唱等内容。节目由美东地区知名演艺人士、各高校学生和当地华人联合奉献。晚会当天,他们欢迎观众自愿捐款,所得金额将通过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组织转交给中国地震灾区。
所有海外留学生与学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与中国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