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廖洋 信永华 寇大鹏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29 22:55:3
青岛西海岸崛起山东科大科技园
 
连接创造者和企业的桥梁
 
山东科技大学教授李惠琪近日在《山东科大报》上刊发文章,深有感触地称赞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是人才培养的沃土,技术创新的源泉”。李惠琪告诉记者,由他主持完成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真空等离子束熔覆强化技术,在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短短几年时间,凭借科技园的优越环境和创业条件,依托真空等离子束熔覆强化技术成立的金海纳科技有限公司迅速由小到大发展起来,成为青岛科技局命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双丰收”。
 
据了解,该公司以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技术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为特色,与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科共同完成的等离子控制原位冶金反应技术与工程应用成果,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为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崛起进程中的标志性成果。
 
“大学,有着大量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可以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实际上,一方面,大学的科技成果和专利形成产品的情况并不理想,大量成果、专利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企业又苦于找不到高科技产品来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科技园可以成为连接科技成果的创造者与生产企业经营者的桥梁和纽带。” 山东科技大学科技产业总公司总经理赵锦桥说。
 
记者了解到,与金海纳科技有限公司相似,先后入驻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的注册企业、研发机构有50余家,这些企业研发领域涉及材料、机电、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环境工程、软件开发、石油化工、安全控制等学科,许多企业都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
 
赵锦桥认为,大学科技园就是依托大学的科研实力,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相结合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机构,在大学科技园内完成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从创新源头到社会产品的完整体系。
 
不仅如此,建立大学科技园,还能反过来促进学科发展、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师在产业化过程中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检验,从而不断地完善和进步,并带动研发团队和学科向前发展;学生把科技园作为实习基地,跟随导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动手能力培养和创新过程体验,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差距。
 
四年破茧成蝶
 
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位于珠山脚下洞门山西边一个山旮旯。2005年初,科技园开工建设,从创业者提供的照片可以明显感觉到当年创业的艰难。
 
2006年8月16日,科技园被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2006年11月27日,科技园与青岛市黄岛区辛安街道办事处签订了共建协议,办事处为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为入园研发和产业化单位提供全面支持;2007年12月20日,青岛市政府批准科技园为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进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2008年10月11日,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授予其中国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科技园一年一大步,四年“破茧成蝶”,一跃成为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
 
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目前已建建筑近3万平方米,道路1200多米,广场4000多平方米,绿化6000多平方米,水、电、网络、电话等配套设施齐全,硬件设施已达到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标准。
 
目前,园区分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区、产学研一体化示范企业生产区和机械加工学生实训中心区。园区内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2007年注册成立了专门为入园企业和研发机构服务的国有全资企业——科技园管理公司,设立行政办公室、财务部、安全保卫部等部门,可提供企业注册、代理会计、报税年审等服务,确保了入园科技人员能专心工作。
 
科技园现在的运行模式是有偿为教师提供创业平台,主要形式有,教职工自带资金、项目入园进行开发研究;教职工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研发;企业依托学科进行技术开发,带资金、带项目入园设立科研机构;已孵化成功的企业,并具有产学研结合示范作用的企业,在示范区有偿提供生产场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和新产品开发。
 
除了科技园优越的环境和一流的园区服务,作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从青岛市政府到街道均给予园区和在孵企业享受地方政府的所有优惠政策,再加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给予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企业孵化器的政策,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享受的政策是现有各类园区最优惠的。
 
谈起科技园今后的目标,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负责人表示:争取地方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与青岛高校共建青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教师入园创业和学生实习提供支持,组织科研成果可产业化评估专家团队,组织力量为入园企业和产品进行宣传及市场运作等,是他们今后重点努力的方向。
 
《科学时报》 (2008-12-30 B2 校园)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